“在车辆动态性能提升方面,奔驰车型的进步胜过奥迪”
- 来源:汽车博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25 10:19
——奔驰董事长蔡澈谈奔驰的新亮点、奔驰未来的挑战、大集团的利弊以及开展合作、拓展业务的重要性
回顾2013 年,您作何感想?
开局并不十分顺利,可最终我们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2013 年,奔驰与奥迪的竞争格局如何?
在车辆动态性能提升方面,奔驰车型的进步胜过奥迪。而且,在海外销售方面,我们缩小了与奥迪的差距。
目前您比较关注哪些问题?
放在首位的自然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事实证明,我们制定了正确的策略并因此提升了销量。我们会将时下的产品策略应用到未来三五年内问世的新车中,这是实现销量持续提升的基础。其次,我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新兴市场,尤其中国市场。再次,我们将秉承零污染、零事故的愿景开展研发工作。最后还有一点,我们将关注消费者对移动、数字生活的要求,这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新领域。
您如何评价BMW i3 ?
宝马说,如果想要制造电动车,必须从源头上重新定义,包括外观设计。相比宝马,我们制定了更为务实的研发策略。2014年,电动B级将走向市场,它诠释了我们在电动车领域的理念。相比i3,电动B级可以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以及更为宽裕的车内空间。在加速性能方面,这两款车水平相当。然而,我们以更少的投入实现了更为理想的测试数据。当然,数据并非全部,尤其对于向往零污染的先锋人群而言,i3的确是一款充满吸引力的交通工具。
在您看来,电动车会在私人消费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吗?
我不这么看,尽管近几年特斯拉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功。
电动B级使用了特斯拉的技术,奔驰是否担心过B级有可能出现类似Model S的起火事故?
没有。虽然特斯拉使用的电池更易发热,但只要控制、布局得当,其安全性经得起推敲。我们确信,B级电池组的布局十分合理,类似其他汽车,B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十分低。
您如何看待特斯拉的异军突起?
这并不意外,在特斯拉品牌创立初期,我们即与特斯拉开展过合作并持有特斯拉的股份。关于汽车制造,我们拥有127年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帮助我们的同时其实也对我们造成了限制。因而,我们热衷于同新兴公司开展合作。当然,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汽车制造公司,我们恪守着汽车制造的基准。我们制造的汽车需要适应绝大多数的市场。也就是说,如果投产一款“Model S”,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我们的“Model S”看上去应该与Model S大相径庭。
奔驰为何将下一代电动smart的上市时间延后了大约一年半?
现款smart维持了很长的产品生命周期,可现款电动smart的上市时间并不长。它是一款适应实际使用需要的电动车。尽管我们已经可以实现换代,但那样做不够经济。因而,我们决定推迟下一代电动smart的上市时间。
是否是因为与雷诺的合作陷入僵局?
新smart的研发周期的确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但这与雷诺并没有太多关系。困扰我们的是,如何在确保竞争力的同时降低这款微型车的成本。当所有这些与“电动”联系起来时,研发工作无意变得更为艰难。
通过雷诺,奔驰学到了什么?
在雷诺遵循的商业模式中,成本竞争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对于重视品牌形象的奔驰而言,成本控制是一柄双刃剑,但如果运用得力,不仅会促进销售,还将提高利润率。另外,我们的合作伙伴日产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日产工厂惊人的生产能力及效率。
奔驰突然变得十分新潮,尤其紧凑级车型,这在之前是很难想象的,你如何看待奔驰的转型?
分离克莱斯勒之后,我们审视并重申定义了奔驰的设计风格。A级、CLA是最典型的案例。我们意识到了消费者年龄、需求的变化。受益于新潮的设计风格,我们在主要市场取得极高的销售业绩。尤其美国市场,根据统计数据,大约70%的消费者视CLA为同级别的不二之选。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奔驰做了哪些准备?
我们时刻关注系统研发工作,尤其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程序。比如在出租车服务领域,我们提高了对MyTaxi这一应用软件的投入。未来,这一应用将与Car2Go租赁业务形成极佳的配合。与此同时,我们乐观地估计,时至2020年,Car2Go业务的营业额有可能提升到8亿至10亿欧元的水平,同时,我们有可能实现大约10%的利润率。
奔驰董事长蔡澈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