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兆丰年
- 来源:汽车博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瑞虎,竞争实力,检测程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25 10:27
瑞虎,这个最早一批让中国家庭圆了SUV梦的车型出了新款,现在的瑞虎5定位更清晰、目标更明确,而竞争实力呢?
瑞虎5出自奇瑞汽车在大连的新工厂,参观过的同事告诉我,那里有规整的厂房、训练有素的员工、林立的机器人、完善的检验检测程序和名头响亮的供应商,比之奇瑞的芜湖工厂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就算与见过的合资车厂比起来,也没有弱势的地方。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瑞虎5的制造水平会有明显的进步。
当我见到实车时,顿觉同事的话语中丝毫没有掺杂水分,瑞虎5的卖相十分出众。整车已经脱离了各种元素无序堆砌的设计阶段,点线面的运用有融合、有呼应,还有顺畅的交接过渡。年轻化的稳重感是它带给人的深刻视觉印象,而光整的漆面和均匀的钣金又增加了不少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之气。
如果盖上车标,我相信多数第一次见到瑞虎5的人会认为这是一款来自合资品牌的车型,这种好感同样会延伸到车内。过去在奇瑞车内经常能看到的宽接缝现在合拢了,塑料件的毛刺也只有藏在里面的地方才能摸到。可是,当遇到某个需要很大力气才能关严的车门时,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瑞虎5的制造工艺还欠缺了些严谨,虽然这有可能是试驾的试装车造成的。
即便有瑕疵,但对于以“大面上过得去”为原则的人,瑞虎5已经能获得高分。同时,它在很多细节的把握上也挺到位。仪表台的设计平和,功能分区合理,操作上顺手,而且层次感拿捏得很好。正好能卡住水果手机的储物格非常巧妙,另外对空间的充分利用让人很容易地为大到水杯、小到卡片的随身之物找到妥帖放置之所。
“身高体胖”是对瑞虎5体型比较贴切的形容词,和同级车相比,它的高度和宽度明显占优势,坐进去后体侧和头顶很宽松。但这并不意味纵向空间不足,我和1.8米身高的摄影师同时前后落座,谁都不会碍谁事。后排脚下的底板凸起也不觉得过于碍事,因为它很宽,能把双脚都放上。这也告诉我们,厂家为日后的四驱车型留有准备。
前座椅的舒适度要比后座椅好,硬度上大概是美式沙发和欧式椅子的区别。后排靠背角度挺合理,坐着放松,只是能加上调节功能就更好了,毕竟这在SUV中已经基本属于标配。放倒后排椅背的过程出乎意料的顺畅,丝毫没有磕绊。椅背倒下的同时椅垫前移,从而让行李厢成为一个大平台。标准状态下行李厢容积只有370升,有些小,主要是受到内部轮廓不规整的影响。此外,行李厢还存在开口不规则和门槛高的问题,这些都给装卸大件物品带来了些许麻烦。
除了售价9.39万元的入门款,瑞虎5均配备了7英寸大屏的多媒体系统,含有导航和倒车影像。屏幕清晰度高,界面也挺绚丽,更重要的是触摸手感好、反应速度快。装备多是瑞虎5的一个重要竞争手段,家尊版和家臻版均配备了多种电子辅助系统和侧气囊。另外在一些不容易被注意的地方瑞虎5也显得很厚道,比如支撑发动机舱盖的双液压支柱。
2.0升发动机输出139马力和182牛·米,对付1.5吨的车重给人以温柔之感,超车或者高速路交费后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提速过程。在走走停停的路况下对动力性能的评价能好一些,因为油门的响应性不错,动力收放没什么迟疑。真正令人欣喜的是动力系统的平顺性进步特别大,即使开启空调压缩机,方向盘上也难察觉抖动。并且,只有在冷车时动力系统稍有粘滞的感觉,车热后就变得非常顺滑。
发动机在3000转以下动静不大,越过3000转再向上攀升会成为车内的主要噪声源。也就是说,中等车速巡航状态下瑞虎5车内挺安静,听觉感官舒适度不错。在悬挂方面也是舒适取向调校,行驶在路上没什么路感,遇到破损的路面身体上还没什么冲击,就算是减速坎也用不着把车速降到很低。
软却不散,这是对瑞虎5底盘真实的写照。而就像这样的车的共同特点那样,瑞虎5的驾驶感也相当轻松。方向盘、踏板操作时较小的阻尼,悬挂不紧不慢的动作,都让人觉得易于上手、开起来毫无压力。不过与此同时,弯中幅度不小的侧倾和算不得精准的转向机,也会让那些对操控性要求高的人没着没落。只是很显然,后者并非瑞虎5的目标对象。
瑞虎5瞄准了2、3线城市家用SUV用户。上市的头一个月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交定金的过万名客户只有7000多提到车,奇瑞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来提升新工厂的产能。而就我在试驾中看到的,可以和部分售价更高的合资紧凑级轿车、SUV相比较的综合性能来说,它确实值得排队等待。
撰文/赵斌 摄影/罗建东(14) 美术设计/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