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汽车接入互联网
- 来源:汽车博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消费电子,智能手机,互联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25 10:38
把互联网接入汽车并不难,你只要带着智能手机上车就可以了。但是要想让汽车人性化,让驾驶智能化就必需换一种思维:把汽车接入互联网
看看今天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你就会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的世界。但回过头来再看看庞大的汽车产业你就会发现,相比突飞猛进的移动互联网,汽车其实已经慢了好几拍。
最近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办的CES2014国际消费电子展一定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据说本届展览上最出风头的不是家电和手机厂商,而是几大汽车厂商,因为他们带来了“互联网汽车”。有奥迪的connect、奔驰的command online、宝马的“互联驾驶”,还有福特的“MyFord”。自然还少不了一向挺立潮头宣称“始终在线”的特斯拉电动车。
当然,在本届展览上最令人鼓舞的消息还是谷歌宣布组建“开放汽车联盟”,它要像推动安卓系统那样推动车载互联网的发展,而且奥迪、通用、本田已经决定加盟。经验告诉我们,一旦谷歌这个互联网巨头开始动作,信息世界恐怕真的要发生改变。
不过我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各家推出的技术,发现除了那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无人驾驶之外,其余基本上都是语音点歌、实时路况、短信朗读之类在智能手机上早已实现的“小菜”,我可真有点失望。
通过安装各种App应用程序,智能手机就变成我们的生活秘书,还可以用各种信息来填充我们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从而带来满足感。这就是我们喜欢一直带着它,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原因。而汽车呢?每天与我们相处的时间不过个把小时而已,而且基本是在相对固定的时段和路线上。更何况在这段时间里,安全、快捷是第一要务,容不得更多导致注意力分散的“情景模式”。
从与人类的亲密程度上看,汽车完全拼不过智能手机。所以,与其把互联网接入汽车,倒不如把“汽车”这个功能作为一个应用程序,对接到如今人们已经随身携带且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上。当然,这就必须要回归到“互联”的本质,要研究车与人之间,车与车之间究竟有哪些信息需要及时沟通?
比如,如果汽车有“脑”,如果它用“心”,它应该早就记住了我们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或看望父母的那几条常用的和备选的路线。毕竟日常生活中我们九成以上的用车时间都是奔波在这些按部就班的线路上,如果它能提前告诉我们路上那几个熟悉的“堵点”当前的状况如何,哪怕只提前5分钟,哪怕只提前1公里,对每个开车族来说都是一种非常体贴的关照。
再比如现今在手机上早已普及的摄像头,安装在汽车上至少可以起到“行车记录仪”的作用吧?同时它肯定也能起到控制自动大灯的作用。再加上一些图像算法,它还应该能判断出眼前的交通拥堵程度,并且结合GPS信息之后,它应该能发送报告给后方一公里内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吧?诸如此类,从信息互联的角度看汽车,可以让车上的很多设备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功能。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智能手机与各种App配合之后,它本身也成为厂商采集和分析用户行为的工具,以至于需要立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人们与汽车的关系虽然没有手机那么亲密,但也应该防范汽车与它的制造商“合谋”——比如哄骗你多去做几次保养。
执行副主编/朱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