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E6起火,我们能相信谁?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电动车,比亚迪起火,自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8-01 10:13
我知道,即使是作为电动车“大跃进”一直以来最坚定的反对者,也不该迫不及待地把比亚迪E6电动车深圳街头被撞燃烧致3人死亡的惨剧归罪于“电动车大跃进”,毕竟,除了肇事者的直接责任外,到底是起火还是爆炸,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否与电池有关,这些问题还有待专业的调查结果。像很多同行一样,我期待着事件真相的披露和令人信服的处理结果。问题是,我们能得到吗?
通用汽车Volt增程式电动车去年5月起火事件,曾让人对电动车的安全产生极大的忧虑。然而经过六个多月的调查和一系列试验,今年1月,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给出了结论:Volt的电池不存在安全隐患,而电动汽车发生自燃的风险系数也并不比油动车高。与此同时,该局支持通用对汽车Volt相关系统作出改进。这一调查结果,让人们对电动车安全问题的担忧减轻了许多。
与此不同的是,去年4月众泰电动出租车杭州街头自燃事件,杭州有关部门与作为当事人的众泰和万向集团联手在不到两月的时间内,不仅找出了自燃的原因——“电池成组后不能完全满足车辆使用环境的需求,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电池漏液、绝缘受损以及局部短路的情况”,而且一举解决了这一世界级难题,连汽车研发改进中至少10万公里的多环境、多路况的路试都没有做,同类电动出租车在更换了电池、采取了一些简单措施后,又若无其事地上街了。美国人用六个月才整出来一个调查结果,我们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解决了问题,是可悲还是可喜?
E6起火事件最为严重,事关3条人命,也关乎深圳市政府对电动车长期以来不遗余力的支持,关乎国家电动车发展的战略安排。这对负责事件调查处理的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际上,与杭州市政府一样,深圳市政府在电动车问题上已经不是单纯的裁判员或法官,而是参与度很深的利益相关方。人们有理由对其能否客观、公正地处理这一惨剧持怀疑态度,并将其置于聚光灯下。
这起事件对比亚迪的挑战更为重大。实际上,舆论对比亚迪电动车的怀疑一直存在。尽管E6的确通过了国家对新车型强制性的碰撞测试,尽管比亚迪的电池研发和生产也遵循严格的流程,更要通过抗撞击、抗火烧等各种测试,但E6是否做过C-NCAP安全碰撞测试,在研发过程中是否做过不同环境下多少万公里的路试等,电池研发的相关数据,以及这些与车辆安全和可靠性直接相关的信息,外界并不清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
事关3个无辜者是否死得明白,事关一个拥有10万员工且被寄予厚望的自主品牌企业的命运,事关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大计,有关各方目前采取的慎重态度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深圳市政府对此事的调查处理结果能否通过人们的审视和拷问。人们由衷地希望,E6能够过关,像通用汽车的Volt那样被证明“不比油动车更容易起火”,但也绝不愿意看到杭州众泰解决方案的重演。
何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