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的骑行乐趣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哈雷,V2,骑行
  • 发布时间:2012-08-01 11:06

  许多人的标准中,哈雷是一部不及格的行走机器,它效率低下,没啥科技含量而且故障率高。但却从来没有人怀疑哈雷的真材实料,这是美国人用世界上最好的原料、最足的分量,按照祖辈延续下来的各种经验打造每一颗零件,然后虔诚地装在一起的,至于这堆铁疙瘩最终能制造出多少力量,美国人说,随便,没所谓……

  我拥有的这部XL1200,在哈雷家族中只是入门级的“小车”,却拥有1200cc的大排量。尽管这台发动机的升功率数字没法和精密的日本车媲美,但强横的扭力,却是大排量机车最让人着迷的地方。V2,是哈雷必须有的身份符号。这样的发动机并不是哈雷的专利,放在其他车上,是一个比直列发动机更容易获得平衡的机械结构——工程师会小心翼翼地找出一个让能一对活塞以最势均力敌的状态工作的角度,这样无论噪声和震动都会更小。但这个结构基于哈雷,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必说使用直列4缸发动机的本田机车,它甚至比使用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宝马机车更加暴躁。

  哈雷的魅力,甚至不需要骑行半米就能体会——车主会让他的哈雷原地怠速,让发动机发出犹如盛装马步般有节奏的马蹄声,由远至近。你还要知道,哈雷从不修饰震动,V2发动机的机械跳跃成为一种艺术,哈雷希望大家可以亲眼看见力量诞生的过程。

  就算是最新款的哈雷,许多型号也连转速表都没有配备。驾驶哈雷,无需像开跑车那样掌握控制转速的技巧,这些铁疙瘩的工作转速很低,挑战极速不是它所擅长,巡航才是王道。高速巡航时,虽然声音阵势一点不减,但转速不过徘徊在三四千转。若非要适应环保的要求,我保证美国人是不愿意为哈雷更换上电喷系统的,因为这就像为纯粹的机械之美撒上味精,不再原汁原味。至于能开多快,加速需要多少秒,如果你向一个哈雷车主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同询问抽雪茄时是否要把烟吸进肺一样可笑,哈雷车主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车拥有多少匹马力。

  哈雷最吸引我的,并不是它的速度,而是它的气场和脾气。先说气场:每一部哈雷都是有气场的,当一群哈雷经过时,那种震撼更是排山倒海。这个过程不能太快,因为骑手们要享受被围观的过程。哈雷的主人每一次骑行前都会精心打扮,你或许已经听说过:“世界上没有哈雷是相同的”这句话,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相同打扮的哈雷骑士。所谓哈雷文化,便是这种圈子文化,外面的人只能看热闹,但更多的是看不懂,一旦走进圈子,就被这种强大气场潜移默化了。

  再说脾气:男人会把心爱的哈雷摩托视为情人般宠爱,为什么不是老婆?是的,情人和老婆的区别,是前者会任性,会有脾气,会给你制造麻烦,只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我认识一个车友,他拥有一部逾20年历史的至尊大滑翔,这部车很会找主人的麻烦。每次我们一群人约好出车,兴高采烈地到达车友会停车场,穿戴整齐后,这部“陈年滑翔”通常就来喘气、干咳了,横竖打不着。朋友也不着急,总是招呼我们先走,说他随后就到。接着,他驾轻就熟地取出工具,拆洗化油器、启动马达、接着是离合器分离轴承……

  一天过去,我们尽兴而归时,他便会威风凛凛地开着修好的车,在加油站等着大伙。这样的情况有过好几次了,在别人看来,未免太扫兴了,但我那位朋友是这样回应的:我享受他发脾气的过程,修理他,其实是一种爱的沟通,这个世界上,只有我知道他哪里坏了,哪里准备坏,他需要我,我需要他。

  这就是喜欢哈雷的男人。速度的世界,正因为有这些不同的演绎才变得精彩,不要去争论谁优谁劣,在汽车摩托车科技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我们还可以看见这些极端作品,应该感到幸福。

  文︱袁启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