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喜欢翻车书,那时候的理想是做个试车人,一天到晚不停开车,开各种血气方刚的车。
工作了,慢慢发现,生活里出现的并非总是运动车,更多是四平八稳的行政车,开一台EVO去写字楼谈工作,自然不是明智之举,在三十岁的当口就慢慢感觉到,车不是当年理解的那样血气方刚,除了好玩,多数时候它其实是生活的一个必需品,所以,最近我越来越爱四平八稳的车。
在上海待了一周,借来一台君威GS,为的是出入各种写字楼。
一对大獠牙,一对粗壮排气管,这是君威GS区别于普通君威的地方,在时尚的魔都,一台白色君威三两下就融进了陆家嘴的纸醉金迷中,混入了夜色。与其说是运动造型,不如说这是君威的“潮版”,就像Levis的日本版,在东京新宿就能散发不一样的潮味。
这些天在上海的状态是:见人,谈事,开车走人,继续见人,谈事……以至于一直忽略了它的大獠牙,倒是座椅上的真皮让人异常喜欢,针脚清晰,配色大胆,更厉害的是座椅的包裹力很足,仿佛被人抱着一样,连法拉利的人也夸耀,这做工都能看齐意大利工艺了。
一会儿浦东,一会儿浦西,这些天,君威GS就是一台接待车,每天舒舒服服地接送,全然忘了GS的含义……
GS是青春的烙印?
GS的精髓是什么?就像奥迪的S,或者宝马的MPerformance。尽管君威GS和普通君威在发动机马力输出上没有区别,但210hp的动力倒是hold得住魔都的高架桥。说真的,在中国,动辄300hp的性能车没多少用武之地,与其炫耀马力,不如强调底盘。
君威GS是同事阿谭去试的,他回来告诉我,看似一样却有不一样。直到这一回,我开到了君威GS才算明白他的意思。从浦东奔往天马山赛道,这是一段绕城而过的公路,前方的活动就要开始了,眼瞅着催我的电话越来越频密,只有大胆往前冲了。阿谭说的“一样”应该是马力上的一样,虽没有北美版的强大输出,但底盘上,GS是有不同之处的。Flexride系统可以让车子在舒适到运动之间进行切换,车载系统会干预避震、方向、变速箱,让车子变得更硬、方向回馈更大、变速箱更晚换挡。在高架桥钻车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曾经开一台206在延安高架进出,小车独有的灵活性能让人欲罢不能。君威GS也能来一下。
只有在这时候,才想起飙车的青葱岁月,这一对獠牙,其实是不安生的青春在作祟啊!
三十多岁的君威GS
君威GS应该是个三十几岁的男人模样,已经过了飙车的岁月,事业小成,心里却总有些青春骚动,玩得出花样更压得住场面。走之前,我花了两个小时做了件私事——参观正在上海举办的原研哉设计展。
所谓“设计中的设计”,其实说的是用陌生的眼光看待我们熟悉的事物,用创新的思维再次创造它。对于车,我们的“再设计”可以是改装,也可以是GS这样“精致化原厂改”,总之,生活的精华在于不断折腾,这正是三十多岁男人的价值观。
回到深圳,一位朋友刚刚弄来一套GS的大包围,一脸虔诚地给他的君威装上,他说生命不息,折腾不已,趁着年轻,赶紧折腾……
文︱Austin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