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骑着一匹骏马奔驰在草原上,突然又冒出一只大甲虫,骑虫子的小姑娘对我莞尔,飞驰而去……我只有追呀追,但还是看着她的背影渐渐远去。那一刻我想,如果的马身上再多两条腿,会不会追得上呢?白光一闪,哟,真的出现了六条腿耶!一声长嘶,以想象不到的速度飞奔向前,不费吹灰之力便追上了小姑娘,正当我抬手准备搭上她肩膀的一刹那……一声巨响,天旋地转……我从床底下爬起来,想起这一期要写对6缸发动机的分析,才明白,原来6缸发动机还可以这么理解!
为什么是六缸
如果现实中真有这么一匹天方夜谭的科幻骏马,又会是怎么样的光景呢?奉劝大家别看太多阿凡达了,因为六条腿的话跑起来是很难保持平衡的,而昆虫为什么可以呢?大部分昆虫的腿类似于液压式传动,单位重量的结构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这一方式使其重要关节比较容易损坏。所以从生物进化的观点,多长一些腿更容易生存下去和更灵活地运动。节肢动物在进化中简化到了极致,这个极致应该是按照同一个规则最后得出的。同理,为了更稳定地承受大的马力,4缸已经不足以应付这种运动方式,而8缸的结构又太过于复杂,为了更容易榨取马力和更稳定运转。这就是我认为最通俗易懂理解6缸发动机的方式。
全世界只有两台的EVO
大型哺乳动物主要依靠肌肉传动,内部骨骼只起到基本的支撑作用,所以关节可以转动得更加灵活,骨骼也比较不容易受到损坏。这与节肢动物的关节活动范围、骨骼结构和体积都有着天渊之别。假设这是直六的根基,就像我们熟悉的丰田一代神器——2JZ-GTE发动机,2997cc排量的铸铁缸体,骨骼强健;双顶置凸轮轴24气门设计,为高速奔跑做准备;高性能版本更原厂配有双涡轮增压系统,肺活量无限放大!一开始排气只会驱动第一具涡轮,以尽量减低涡轮迟滞现象,它让低速扭矩提早至1800转时就可以浮现,过了4000转,排气就会灌输至第二具涡轮,进入“备战”状态,该涡轮原本并没有增压输出,但涡轮叶片已经待命准备增压,第二具涡轮差不多从4500转时开始启动,让两具涡轮同时运作,唯一的缺点就是增压的最高输出值有所限制。
而后期版本更借助丰田独有的VVT- i可变气门技术,使双涡轮改为单涡轮出力的2 J Z 改装潜力变成了无底黑洞,轻则四、五百匹,重则达到1500hp,当年其他品牌高性能车型“死伤无数”……
今日上场的这台三菱EVO是全球罕见的稀有车种,并非它是什么特别版本,而是这台EVO“神经病”一般地掏空了内脏,原装的4G63红头发动机和四驱系统统统弃之,改由这套丰田2JZGTE发动机提供动力,原有的4WD也变成了FR的布局,据说,这是全世界第二台2JZ的EVO,而其用途,则是江湖人称“肥高”的飘移战车。
就算是怠速启动,这台直6也绝非善类,呼啸的声音低沉,一旦进入赛道,它的推背感让人印象深刻,即便是我这种摸遍了五六百匹的老手,也有一丝小小紧张。伴随着收油,发动机啾啾作响,放气泄压阀准确地介入,一圈下来,手脚酸胀,小腿抽筋,也罢也罢,老骨头老腿,还是开点正常的车子吧!
坐5系还是开5系?
除去丰田的2JZ和日产的RB系发动机,宝马是最喜欢用直列6缸的了,旗下的6缸机几乎全部以直列的布局示人,传统意义的说法是:直列发动机更有爆发力,更具驾驶乐趣。
奇怪的是,我反倒更喜欢坐新5系后排了,尤其是从那台奇怪的EVO下来,还是让我坐在真皮座椅上吹吹空调吧……
新款宝马535i搭载的N55发动机可能是宝马最顺的直列6缸机了,400Nm的扭矩够狂爆了吧?可是它从1200rpm到5000rpm全程都保持了100%扭矩的释放,这是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啊!扭矩恒定带来的直观享受就是:车子很平很稳,稳若泰山,安静得一塌糊涂。
和前面那台2 J Z 天壤之别的是,N55是个善茬,最大功率“只有”区区300hp,在5800rpm时尽数释放。要开起来,倒也是痛快淋漓,在原装车领域,535i也是个标杆了。相比于2JZ那种“暴力增压 ”的模式,新时代的6缸增压发动机用的是更高档的技术。同样是涡轮,N55用的是双涡流单涡轮的设计,双涡管单涡轮是均匀利用6个汽缸产生的排气谐波共振来提升增压效果,并且将谐波共振利用率从240度曲轴转角提升到120度曲轴转角,所以才能通过更高的增压效率、更大的增压值换来等同于双涡轮增压的效果。
为了弥补少了一个涡轮的动力损失,N55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进排气机构的优化上。原本复杂的进气系统被极大简化,N55的进气系统取消了N54系统中的一系列进排气旁通阀,结构更加简单。原本在N54取消的Valvetronic无级气门扬程控制系统,N55重新加入,并升级至最新的Valvetronic3。这对于油耗、发动机反应以及耐用性来说,都是一个质飞跃的有效保障。
一轮比较,用东北话说,这两个家伙一个是“没六”,极不靠谱地装进了一台三菱EVO,不过这台发动机的确是一台好玩的动力猛兽;相比之下,新时代的宝马的N55越来越谦逊,甚至看不到性格,不过对于宝马来说,这恰恰是一种境界。
文︱吕正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