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理解这种宽度的,尽管出现在中国的大马路上有点特立独行,但你要知道,在美国,这就是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尺寸——美式LSUV。
我不喜欢在城里开SUV,但凯雷德是这么多SUV里最让我欲罢不能的一台,原因说起有点“变态”:它强烈地保留了美式SUV的所有特征,气场强大地盖住了我对SUV的偏见——我就是我,凯雷德,不在乎你喜欢与否。
人都有点小贱,敌强我弱,敌弱我强。遇上这等不妥协的SUV,我居然乖乖地喜欢上了它。
换风格,还是坚持自我?
当下的SUV越来越轿车化,车子也强调操控能力,做得越来越精致。尤其是欧洲人的介入,让原本由美国人主宰的SUV国度变了味道。今天一台奥迪Q7用3.0的增压发动机就能爆发足够的动力,内饰也有A6的感觉,开起来四平八稳如同A8。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他们习惯了那种SUV——死沉死沉,起码2吨重;老大老大,五米不嫌长,两米不嫌高,最好是坐上去能比考斯特还高人一等。当然,他们还要挥霍大马力,动辄6升8缸的发动机,他们才肯开出去,没有8缸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时代不同了,如果美国人还能扛得住《京都议定书》,他们应该能再享受几年的肆意排放,但别忘了伊拉克、伊朗这些产油区的纷争,美国人的油价已经影响到奥巴马的支持率了——要知道他们涨价可不像咱发改委这般说涨就涨的。
油价要涨,排放要减,环保要好,这可让发动机工程师脑门冒汗了。日本人乐了——早该跟我们一样,都开Kcar;欧洲人乐了——小排量增压吧,我们欧洲车厂都这么干的!只有美国人眉头一紧,埋头继续研究V8发动机……
V8是美国精神
你说V8没戏?美国人不会理睬你,就好像Yamaha早就用1L的发动机催出了150hp的马力,而美国人还在捣鼓哈雷的大双缸。V8是美国精神,尤其对通用来说,如果今天他们阉割了V8,我猜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回家如何跟自己老爸交差。
更何况,以美国人理解的发动机技术,高科技基本上告别他们了——OHV挺杆解构至今还在凯雷德身上大放异彩,打开发动机盖看着那个小小的缸盖,你能想像,六七十年前他们就在用这种结构的发动机吗?别怪通用不思上进,这也是美国人对V8的理解之一,一台美式V8就该是OHV的,连CTS-V身上那具高性能发动机,也得是OHV结构的……
工程师们的确很难办,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有这么好的事吗?还真有。一套混合动力系统解决了凯雷德所有问题——保留V8发动机,再植入一套双模混合动力系统,一方面保留美国人的精神符号,一方面又对得起当下的蓝天白云。
不用我啰嗦描述混合动力系统是什么了吧,如果您真有兴趣,百度会给你讲很多混合动力系统的原理。尤其需要描述的是,如果单靠电池,凯雷德大概可以支撑几公里的路程,这已经了不得了;第二个要说的是,这家伙仗着一身蛮力,又有电动机的帮忙,变速箱基本上就维持在4挡——起步时它在4挡,高速时它在4挡,超车时它还在4挡。我都不知道它为什么还需要1、2、3挡!但当我把油门踩到底,它才肯Kickdown降挡,居然可以响着胎往前跑,老天爷,膘肥体壮的你超过2吨重啊!
理想照旧,现实落地
几乎是“野蛮驾驶”了一周,油耗是14L/100km,对的,你没看错,是14。要知道在“首堵”开车,即便凯美瑞也逃不出11L/100km的油耗,更何况我这种从不心疼油门的开法。除了这套Hybrid系统,V8发动机也会时不时偷个懒,关掉四个汽缸,变成一台V4发动机。
小心翼翼地把车子开回去,一路上都在想:这美国人到底还是活得开心,好日子过惯了一点都不肯妥协,好就好在,科技总能纵容他们,理想不用妥协。
文︱吴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