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超声诊断30例临床分析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肝脏,超声诊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48
【摘要】目的:探究肝脏超声诊断其临床价值,并总结主要肝脏疾病的声像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肝脏超声诊断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肝脏超声诊断其临床价值,并总结主要肝脏疾病的声像特点。结果:在30例肝脏疾病病人中,有17例(56.67%)病人被诊断为脂肪肝,有8例(26.67%)病人被诊断为肝血管瘤,另外有5例(16.66%)病人被诊断为肝癌。结论:根据脂肪肝、肝血管瘤及肝癌等主要肝脏疾病的超声图像特点,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肝病诊断中,更加高效正确的诊断出肝脏疾病,从而有利于病人疾病的及时治疗,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安全,及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脏;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肝脏疾病是一类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临床疾病,其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其在人体机体功能调节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加大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下文将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肝脏超声诊断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肝脏超声诊断其临床价值,并总结主要肝脏疾病的声像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肝脏超声诊断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病人有18例,女性病人有12例,病人年龄从21~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5±5.2)岁。
1.2 治疗方法
所选用肝脏超声诊断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其探头频率达到4.0MHz。指导病人在做超声检查的9小时内禁食,如果需要,可对病人实施导泄或排气处理。检查时,辅助病人行左右侧位,及仰卧位等,以便实施多切位的检测。首先采用常规超声检测,对其的占位性病变组织及肝脏等部位,进行回声及大小等进行观察,然后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病人实施血流征象检测。观察并记录相关结果[1]。
2 结果
在30例肝脏疾病病人中,有17例(56.67%)病人被诊断为脂肪肝,有3例病人为重度,有6例病人中度,联外8例病人为轻度脂肪肝;有8例(26.67%)病人被诊断为肝血管瘤,有1例病人有两个以上肿瘤,有2例病人为双发,另外5例病人为单发。在肿瘤体积方面,最大的达到55mm×68mm,最小的达到2.5mm×4.5mm;另外有5例(16.66%)病人被诊断为肝癌,其中有1例病人为左外叶,有2例病人位于右后叶,另外还有2例病人位于右前叶。
3 讨论
肝病是一类具有较高发病率及致死率的疾病,由于人们不良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养成等诸多因素,该病的发病情况在我国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类疾病病程较长,彻底治愈难度较高,且部分肝病还存在较强的传染性,加之其在早期正确诊断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从而延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因而该病严重的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及阻碍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加大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有着积极意义。当前在肝病的临床诊断中,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式,予以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其能清晰的呈现病变区域的声像图,由此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因而超声诊断方式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
肝癌在我国各类癌症排名中处于前列,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其主要发病群体为28~52岁年龄段的男性群体,其超声声像特点主要有如下:对于原发性肝癌,其肝脏出现肿大情况,表面凹凸,且呈不规则形状,同时其肝内部出现肿块,并呈发散性分布,在外观上,其主要有弥漫型,及巨块型等几种。弥漫型肿块,通过超声检查,其可观察到点状红色血流征,而巨块型肿块,则可观察到插入型红色血流征,小于2.5厘米的肿块,其具有光整的边界,及呈现低回声;肝血管瘤疾病,其属于一种良性肿瘤,其主要声像特点如下:在病灶大小方面,其主要为1.5~4.0厘米,其内部回声较为均与,主要为高回声型,外观上主要呈类圆形。其最典型的特点是,周边回声的增强,且呈浮雕状[3]。对于直径较大的血管瘤,在受到压力后,会出现变形情况,压力消失后可恢复,需要仔细与肝癌疾病区别;脂肪肝疾病,该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肝脏疾病,其主要与现代人饮食结构有关,其主要的声像特点如下:对于弥漫型脂肪肝,其边缘较钝,而表面却十分平滑,在外观上呈现出肿大状况,并十分饱满。同时其前方肝组织回声增强,并呈现出云雾状,后方肝组织,其回声则出现减弱情况,且光点十分稀少,可以依照其回声强度,对其病情进行分级[4]。肝脏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其声像图十分清晰,可以明显的观测到病变组织,其对于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着积极意义[5]。
参考文献
[1]胡珲.肝脏超声诊断117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198-199.
[2]宋涛.灰阶超声造影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浸润增殖区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20-23.
[3]陶溢潮,聂敏,周江,陆敏.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肝脏肿瘤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04):627-628.
[4]孙晓飞.乙型肝炎继发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0,(05):85-86.
[5]秦翠丽,丁岩,王丽,宁景志,李洋.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结合肝段下腔静脉内径测量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106-107.
鲁幸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