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摘要】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乡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乡村医生作为在乡村中救治病患的角色,其心理健康成为了当代关注的重点,对乡村医生心里状况的了解不仅有利于增强对于病人的救治,提升医生救治的积极性,并且也有利于医生与病患间关系的处理。因此我省对于乡村医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来进一步对于乡村医生的心理进行了解,并对于心理不健康的医生实行有效的心理调节。

  【关键词】乡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1 对乡村医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乡村医生目前普遍存在着学历低,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并且工作不能有效展开等问题,因此易造成乡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况,从而对于乡村整体的医疗水平有所影响。近来医疗纠纷事故的增多以及医患紧张的关系状况对于医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对于乡村医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着手改善对于当谨慎社会的医疗质量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里过度疲劳,且工资条前差是医生面临着的主要问题,长此以往,易造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乡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提升乡镇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 影响乡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2.1 乡镇医生的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发现,乡村医生等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普遍偏低,据调查研究,仅三成的医生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持满意态度,四成持有中等态度,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勉强可以。近年来,通过三农问题的不断发展解决,乡村人民的人均收入得以提升,并在交通以及通讯方面有了很大改观,从而使乡村医生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有所上升,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着经历落后等问题,形成了医疗水平差异。并且医生除了面临着较高的就业要求还要承受着工作中的高风险,因此造成了其生活质量差,从而产生一些情绪障碍。

  2.2 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我国乡镇医生多以男性为主,而男性的焦虑程度大多高于女性,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男性是家庭收入主要的来源,男性不仅承担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还承担着来自家庭的各方面压力,因此更易于造成怠倦、抑郁等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从而造成情绪不稳定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情绪低落和做事的集中性与积极性的下降的情况。以上状况也会影响乡村医生的睡眠状况下降,从而引发工作效率降低,不利于病人的就医。

  2.3 职业倦怠

  经研究对比,乡村医生较其他职业更易产生职业倦怠。原因是,乡村医生在工作中的压力较其他职业更大,工作的过程中精神紧张程度高,但却存在薪资较低的情况,因此造成了医护人员易产生焦虑状态,该现象的产生造成了大幅度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生活品质。

  2.4 睡眠状态

  由于乡村医生工作性质的影响,医生工作时间长,经常加班,从而使得生活不规律,造成生物钟的颠倒,医生经常会感到疲惫,影响医生健康,另外,在遇到急诊患者时,医生不管是否处于休息状态,都应及时对患者进行伤口处理和疾病诊断,从而造成医生睡眠不足,精神差,休息时间短,健康质量下降等现象。

  2.5 社会人口多元化

  受多元化领域的影响,男性在调查中得分明显高于女性,因为女性除了工作外,还扮演着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在为职业奋斗的同时,还担任着照顾家庭的重任,压力更为突出。并且初级职称的人得分较高,高级的人得分较低,工作能力较差的人对于多元化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

  3 解决乡村医生心里健康问题的措施

  乡镇医生是乡镇临床工作的一线人员,乡村医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就诊人员就诊过程中的就诊质量高低,因此,乡镇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患关系,甚至会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当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虽然乡镇医生的心理素质普遍有所上升,但还仍存在着一些焦虑、抑郁等心理不健康的情况。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研究,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3.1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改善乡镇医疗现状

  随着当前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而乡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稀缺,设备落后,医疗人员素质也较为低下,发展落后,难以承担基本的医疗保障。并且国家存在对于乡镇医院关注程度不高等现象,从而造成乡村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并造成乡村医生工资低下,工作环境差的问题,因此,应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强对于乡村医院的重视,并提升乡村医生的待遇以及工作环境,投入更多的医疗设备,并不断进行持续关注。

  3.2 加强社会支持,开展职业培训,改善乡村医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因此应不断加强对于医生职业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关注,在其工作过程中,应对乡村医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使他们在其过程中产生正确的认识,从而提升其职业的积极性,加强精神上的支撑,并不断进行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从而加强工作能力,为乡村人民提升更好的服务。

  3.3 加强对乡镇医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注

  心理健康水平与年龄、性别、工作能力的强度都有很重要的关系,医院应定期对其在院工作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以及身体健康的检查,从而减少生理问题所造成的职业问题。

  3.4 释放自身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在高负荷的工作之余,乡镇医生应学会进行自我放松,例如可以通过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加日常生活中的娱乐项目等,从而使自身的压力不断释放,并将积极的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去。

  4 结论

  乡村医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着焦虑、抑郁等情况,从而引发一些睡眠障碍,甚至心理障碍。其中女性以及高龄人员更易出现生活质量低等情况,因此,必须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关心。从而提升乡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医患关系整体水平,加强医患间的交流,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挥在那。

  参考文献

  [1]林扬眉,魏永传,张静等.乡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7):4040-4041.

  [2]吴娟.江西省乡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04-105.

  王国庆 高鸿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