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管理模式用于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应用程序化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后饮食良好,无窒息、误吸、营养不良、脱水等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4%,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中采取程序化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饮食安全性。

  【关键词】程序化管理模式;脑卒中;饮食护理

  吞咽苦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饮食过程中极易出现误吸等现象,并多伴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因此重视患者饮食护理,提高患者饮食水平,则十分必要。现笔者以70例患者为例,于饮食护理中采取程序化管理模式,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0例脑卒中患者在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经诊断,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相符;无既往原因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及辅助呼吸者;男81例,女59例;年龄40-75岁,平均(59.3±6.7)岁;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吞咽情况选择流质、半流质食物,以丰富营养食物为主,饭后注意漱口,清除口腔残留食物。

  观察组在饮食护理中采取程序化管理模式:

  (1)吞咽功能评估。对患者采取洼田饮水试验,确定患者吞咽功能,对轻度障碍者采取经口摄食,中度障碍者部分经口摄食及静脉辅助营养,重度障碍者经鼻饲和静脉辅助营养。并采取吞糊测试,明确患者是否有效吞咽。

  (2)食物选择。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选择适当食物;饮食试验1-2级者经口摄食,以烂饭、正常餐为主,吞糊实验通过者以全糊餐和糊状液体为主,逐渐进食,失败者鼻饲。并根据患者营养和能量需求,制定均衡、多样化食物,满足患者能量需求。

  (3)饮食护理。在确定饮食护理方案后,填写个体化饮食提示卡,挂在患者床头,提醒护理人员和家属正确喂食。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密切监督。经口摄食者,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必要时将药丸放置糊状食物中服用,疲劳、不合作者勿喂食。患者吞咽食物或液体时,挺直上身,坐在正中位置,颈部、头部稍微前倾。喂食者面对患者,与患者视线平行,以1茶匙食物为主,待患者吞咽方能喂下一口。进餐后及时清洁口腔内残渣,注意口腔卫生。餐后尽量不要太快躺下,适当抬高床头,以免吞咽的食物逆流至咽部。鼻饲患者取半卧体位,鼻饲温度38-40℃,一次鼻饲量应低于200mL,放慢鼻饲速度。鼻饲后需坐位或半卧位30min,以免液体反流。

  1.3 评价指标

  采取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2]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x±s)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75.8±6.7)分,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57.4±12.5)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饮食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未发生因饮食不足导致脱水、营养不良等情况,无一例患者出现误吸、窒息等意外事件;对照组1例脱水,3例营养不良,3例误吸,1例窒息,占11.4%;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程序化管理模式是针对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及自身状况采取的一系列规范化管理措施,脑卒中情况危急,病情危险,即使患者脱离危险,也存在诸多后遗症,如运动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尤其是合并吞咽功能障碍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饮食情况,使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明显增加。因此对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中采取程序化管理模式,重视患者饮食护理,采取细致有效的程序化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饮食并发症。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后饮食良好,无窒息、误吸、营养不良、脱水等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4%,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程序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患者饮食质量。在患者饮食护理中采取程序化管理模式,先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确定患者饮食情况,选择正确食物及合适体位,提高患者饮食正确性,降低因饮食不足导致的并发症,应用效果显著。同时通过程序化管理模式,制定饮食护理提示卡,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提升了护理人员执行能力,重视护理细节,采取个性化护理,使患者安全进食,以此显著提高了患者饮食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总而言之,在脑卒中患者饮食护理中采取程序化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饮食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高园园.脑卒中患者的程序化康复护理[J].光明中医,2011,26(11):2328-2329.

  [2]冯凌云.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6(10):114-115.

  蒋永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