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贯穿缝合修补治疗鼻中隔穿孔的临床分析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下鼻甲带蒂黏膜瓣,鼻中隔穿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53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贯穿缝合修补治疗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分析40例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贯穿缝合修补治疗。结果:下鼻甲黏膜经治疗后7-10d,颜色从灰白变为淡红色,2周左右基本恢复正常,7d可将中隔缝线拆除,2-3周将蒂部切除,均无手术并发症。40例患者对其随诊6个月-20个月无中隔再次穿孔发生。结论: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贯穿缝合修补鼻中隔穿孔手术取材方便,简单容易操作,固定牢靠,效果显著。
【关键词】下鼻甲带蒂黏膜瓣;缝合修补;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多是因多种原因导致鼻中隔贯穿两侧鼻腔出现的永久性穿孔,多是因鼻中隔手术造成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1]。为研究有效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采用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贯穿缝合修补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鼻中隔穿孔中随机抽调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20-58岁,平均年龄为39±1.7岁,穿孔形状:椭圆形15例,圆形18例,裂隙状7例。穿孔中心位置:中隔前部13例,中后部15例,中部12例。入选患者排除发生特异性感染者。
1.2 方法
取半卧或平卧体位,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双侧鼻腔内实施表面麻醉时,选用1.0%地卡因、0.1%肾上腺素液棉片,于下鼻甲黏膜丰富处取黏膜瓣,粘骨膜切口选择下鼻甲游离缘方向。若中隔前中部为穿孔位置,下鼻部黏膜瓣蒂留于下鼻甲前部。沿切口从黏膜瓣到蒂部处剥离,与穿孔相比,黏膜瓣应大于穿孔且无张力。对侧鼻腔处沿着穿孔边缘2mm处,切开同侧中隔黏骨膜,并对向对侧翻分离,若检查穿孔缘处有瘢痕增生,可共同切除。经穿孔拉下鼻甲黏膜瓣到对侧中隔面,保证让中隔穿孔缘与黏膜瓣贴附,沿着穿孔缘,用小圆针3-0丝线或5-0可吸收线贯穿缝合固定黏膜瓣,针尖距保持3-5mm,预防周边黏膜撕脱,若穿孔缘残留软骨,控制线结张力不能过大,贯穿缝合软骨即可。并对术后下鼻甲创缘处填塞止血,海绵塞入到无菌橡皮指套内。若蒂在前端,从后鼻孔用引线指套填入术腔,后经口腔抽出。蒂在后端,则从前鼻孔填入,以黏膜无张力填塞深度,对侧鼻腔则采用指套海绵填塞。术后24-48h可将填塞物取出。取出后,鼻腔用生理盐水、肝素混合液(生理盐水200mL、肝素5000U)进行冲洗,一天1次,连续冲洗14d,且术后用抗生素7d,促微循环药物治疗10d,高压氧治疗12d。
2 结果
下鼻甲黏膜7-10d颜色变为淡红色,14d左右颜色基本与周边黏膜颜色相同,7d可将中隔缝线拆除,2-3周将蒂部切除,局部实施压迫止血,均无手术并发症。40例患者20d左右均康复出院,对其随诊6个月-20个月,均无中隔再次穿孔发生。
3 讨论
临床分析鼻中隔是因鼻面部外伤严重,或鼻中隔贯通伤,发生的穿孔类型多为不规则穿孔,且多合并鼻中隔结构异位,或鼻腔外侧壁粘连严重;一些经常挖鼻行为,造成的穿孔的一般较小;医源性因素:矫正术实施或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操作中,不慎撕裂鼻中隔两侧对应黏膜-软骨膜,且未及时处理,而出现并发症;长期吸入粉尘或一些刺激性气体,鼻中隔黏膜受腐蚀,而发生鼻中隔穿孔,穿孔部位主要发生在鼻中隔软骨部;药物滥用;鼻腔异物、鼻石长期受压,或因其他原因而发生鼻中隔穿孔[2]。
鼻中隔穿孔会影响生理性鼻甲周期功能受损,加重患者鼻出血、头痛、鼻阻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临床常用的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方法为鼻中隔软骨翻瓣法、减张缝合法、夹层法等,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用带蒂下鼻甲黏膜瓣贯穿缝合修补鼻中隔穿孔,实施效果显著。总结其优势在于,取材方便,方便掌握,穿孔处前后蒂黏膜瓣,且黏膜瓣血供良好,黏膜瓣拉向对侧鼻腔,提供更为清晰术野;贯穿缝合,黏膜瓣固定良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贯穿缝合修补术中应注意:必须切除穿孔边缘瘢痕组织,促黏膜上皮沿筋膜生长;穿孔后要保持适度松紧度,保证下鼻甲正常的血供;贯穿缝合打结时,要保证适当的缝合张力,防止穿孔边缘黏膜撕脱而出现在穿孔[3]。术后实施鼻腔填塞时,要保持适中的松紧度,填塞过紧会影响植物血供以及手术效果。术后用高压氧、促微循环药物治疗,具有促下鼻甲黏膜循环,提高黏膜瓣成活率;高压氧治疗提高组织含氧量以及血中氧分压,刺激纤维细胞增生,建立侧支循环。术后填塞物取出后,需用生理盐水、肝素对创面进行冲洗,有利于促上皮组织生长。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无中隔再次穿孔。
综上所述,鼻中隔穿孔用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贯穿缝合修补术治疗,应用简单方便,可减少术中并发症,修补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时纳.鼻窦内窥镜手术继发鼻中隔穿孔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73-74.
[2]肖全成,张根养,张雄.营养不良及血栓通注射液诱发鼻中隔穿孔3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7):382.
[3]朱先柏,霍宇,刘英祥,等.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技巧与难点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0):2647-2649.
廖兴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