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致的血统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日内瓦,车展,观致
  • 发布时间:2013-05-20 14:08

  一个轰动日内瓦车展的全新汽车品牌就这样无中生有了,按观致汽车公司副董事长石清仁的说法:“观致品牌从零做起,没有历史束缚。”问题是,21世纪以来诞生过不少汽车品牌,主要集中在中国。它们的车型要么是“借鉴”(中国汽车业界对“抄袭”的专业表述)来的,要么是买来的;唯一无中生有的,是华晨中华,遗憾的是它并不成功。观致车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它有“血统”,会不会有知识产权的麻烦?如果没有“血统”,那它能不能达到当代汽车的性能、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标准?

  对如今的汽车来说,血统至关重要。经过这些年的折腾,部分国人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款车绝不是上万个零部件的简单拼凑,它要求所有部件按照设计要求高度协调运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一个多年积累起来的、基于无数成功与失败案例的数据库,以及按特定方法积累、处理和应用这些数据的人,数据与人共同构成了这款车的DNA。在此基础上,还要按照国际标准的流程,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按特定方式,对整车和零部件进行成本高昂的反复匹配、测试、路试和认证,否则就会先天不足,与真正意义上的当代水准轿车相比,就像黑猩猩与人一样,虽然98.4%的基因都一样,却是根本不同的东西。即便是同一血统的车型,也有高下之分,否则媒体就不会为大众迈腾与大众帕萨特的“底盘之谜”(属于不同的“血统分支”)争得不可开交了。

  日内瓦车展上专访观致汽车董事长郭谦,请他谈对血统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不同品牌的汽车虽风格、特点不同,但全世界造车的基本逻辑大同小异;不同品牌的研发人员组合在一起当然需要磨合,假设研发人员分别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品牌,而且各占三分之一,磨合的难度要大得多,但观致的核心研发人才主要来自欧洲,如果讲血统的话,可以说都是欧洲血统,很容易磨合。那数据库呢?按郭谦的说法,当今整车研发的关键在于技术,而整合的关键在于团队和人。换句话说:人脑就是数据库。他说,在观致的研发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找到解决办法,这才是关键。

  路透社评论说:欧洲市场为观致的西式DNA所深深折服,而不再关注于其“中国制造”的标签。此外,其他欧美媒体对观致也一致给予好评。虽然从观致3身上,可以看到一些宝马、大众的元素,但没听说有谁指责观致抄袭,也没人对观致这种“无中生有”的血统表示怀疑。他们似乎认为这种由欧洲高级设计、技术人员主导的这种新汽车品牌技术发展模式很可以理解,就像中国乒乓球或跳水教练到欧洲就能组织起一个高水平的运动队一样,因而更关心观致未来的市场表现及其对西方汽车制造商的影响。

  国外媒体把观致3视为大众、欧宝同级车型的对手,既是对观致的抬举,也是一种压力。说实话,以观致3这样上档次的设计、技术配置、选材和工艺,特别是它初期小批量、高成本的零部件采购,要它把成本降到比大众、欧宝同级车型低,使其具有高性价比,我认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对观致这样没有任何品牌积淀的后来者来说,性价比优势又至关重要。

  如果它不能把成本降得比对手低,那就只有咬紧牙关亏本卖车,就算是长线投资,待几年后在市场上成了气候,品牌立住了之后赚钱——如果能,它将创造真正的奇迹。

  何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