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Mazda ATENZA 它的设计震撼了我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Mazda6,Skyactiv
  • 发布时间:2013-05-20 14:37

  提及Mazda6,相信没人会感到陌生,尤其第一代Mazda6,在国内取得相当瞩目的销售业绩,套用马自达人说过的一句话:成功来得太突然,连他们自己都有点始料不及。

  它操控了得、造型动感,Zoom-Zoom的设计理念听起来也生动有趣。在差不多7、8年前,那个沉闷的B级车市场,Mazda6的出现,让人感觉它领先对手几乎一代之遥。而我,其实更钟情那款曾经少批量进口的掀背版本(黄色),它将第一代Mazda6的动感造型演绎得更加纯粹。

  可能是第一代太过成功了,反衬出第二代Mazda6睿翼的“不成功”,过去几年我开过睿翼不下3、4次,奈何对它的印象始终不深刻。对比前任,它明显变大,甚至刻意做出一些豪华感觉,转向却变得不那么快、不那么直接,我总觉得像隔着一面墙跟它说话,嫌它不够纯粹,相信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市场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不少大厂回过神来,认真对待这个销量最为庞大的B级车市场。对手实力显著提升,特点不那么明显的睿翼似乎有点招架不住了。在国内,第一、第二代车型至今共存,但细看销售数字,第一代Mazda6余威仍在,或许更凸显出睿翼的尴尬。这一切,马自达都看在眼里,所以在全新Mazda ATENZA上,他们作出了不少大胆的改变。

  创驰蓝天技术真的高效

  出发日本前,我对新车的印象其实很模糊。脑海里只浮现出几句话:它是应用了创驰蓝天技术的第2款车型,有高压缩比的汽油发动机;它运用了“魂动”的设计主题,保留不少“Mazda TAKERI”概念车的精彩细节。

  日本之行,数天边试(车)边看,我对它的好感可谓与日俱增,随身笔记本记录了厚厚一叠纸——从技术到设计,Mazda ATENZA绝对是我历次日本试车中信息量最为丰富的。可以直观地给大家下一个定论:Mazda ATENZA一点都不简单,称得上是近年日系B级车中最具诚意的作品。

  先说说创驰蓝天技术(Skyactiv)。这是现役量产车中压缩比最高的汽油发动机,可达13:1(14:1),甚至比法拉利458Italia的12.5:1都要高。据马自达的工程师说,高压缩比的发动机,研发阻力主要来自于发动机在做功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爆震,导致扭矩下降明显。经过大量研究,马自达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首先要在高压缩比的状态下抑制爆震,主要是降低汽缸存留气体的温度,方法一是延迟点火时间,二是“出气”时运用4:2:1排气系统,以此大大抑制高温气体在排气过程中受到的干涉,有效提升降温效果,带来更多新鲜气体,从而实现在高压缩比状态下正常运作。

  相比于欧洲流行的小型涡轮发动机趋势,创驰蓝天技术优势在于:它成本更低,只需在现有设备上进一步改造就可以完成,如加电控VVT,改善排气装备,而不需要像涡轮发动机那样,在普通汽油发动机周边添置大量增压和气体降温的设备。经过研究,它在行车最常用的转速范围(尤其在2000-4000rpm)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有更出色的扭矩输出,以及更低的油耗。变速箱方面,马自达工程师认为6AT已经足够,不需要更多挡位的变速箱。

  关于这套技术,我在说明会现场向工程师提出了不少假设性问题:比如国内油品参差不齐的问题,比如进行排气改装是否影响到发动机正常工况等。工程师的回答都相当轻松:第一,油品不佳,使用燃油添加剂就克服了;第二,不改变三元催化装置,改装尾排气对发动机正常工况没有影响。实际使用过程中,创驰蓝天技术对客观条件依赖并不大,不需要额外的“照顾”。未来,马自达会将创驰蓝天技术普及至旗下各排量车型,而2.5L的4缸发动机暂时为该技术的最大排量版本。

  “魂动”设计真的美丽

  Mazda ATENZA另一个卖点是设计之美,一如本篇题目所述,设计之讲究简直震撼了我。在目前日系车设计普遍乏力的情况下,Mazda ATENZA的设计相当出彩,而且十分成熟。听完设计师那场“手舞足蹈”的生动讲解之后,我有两个直观的感觉:看过Mazda ATENZA,再回过头看睿翼,我觉得后者的设计似乎流于简单;第二,Mazda ATENZA的车主,光是买设计都已经“值回票价”啦!

  Mazda ATENZA全车有大量讲求的线条,比如前轮拱正上方的线条,从概念车的一条演变到量产的三条,车身侧面一线条从后轮拱出发与之相呼应,设计师将这比喻成一只豹,动作形似“抓住”前轮,后轮蓄势待发的状态与之遥相呼应。高配版的19英寸轮圈和“魂动红”的颜色,将车身美态彰显得恰到好处。我认为,Mazda ATENZA车身线条虽繁多,但一点都不显得杂乱,相比如今卖弄设计的韩国对手,马自达的设计依然呈现出一种创新但不造作的立体感,这就是功力。

  Mazda ATENZA首席设计师玉谷聪先生说:为了将设计的线条更为立体地呈现到车身上,设计师在设计阶段与油泥模型工程师就有非常紧密的合作,这样的做法,我记得目前这一代Mazda2上面就有所应用。

  车内布局同样讲究,与造型一样有各种线条,整个中控台向驾驶座下方倾斜,高配版的白色真皮将门壁板、座椅有层次地体现出来,好看,但不耐脏。如果买深内饰版本,感觉又不如前者出彩。如果你想入手新车,我强烈建议你买“魂动红”+19英寸轮圈+白饰板,这组合将Mazda ATENZA的美感悉数展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Mazda ATENZA将不会有掀背版本推出了。设计师是如此解释的:一来掀背版(轿跑车)一般定位为车系最漂亮的,所以在轿车版要为其预留空间,这样会反过来约束了轿车版的设计;另外,从工程层面,设计掀背版并没有多大难度,不就是改变车顶和车尾造型么?项目负责人梶山浩先生自信满满地说:我觉得Mazda ATENZA已经是最美的。

  马自达要寻回自我

  在马自达属下的美弥试车场短暂试驾了几圈,同行的媒体与我的感觉一样:驾驶感觉(转向、加油、刹车)有所回归,与第一代Mazda6趋同。这话听起来很笼统,其实大有玄机,也是一种间接的褒奖。

  设计之初,工程师给了自己一个命题:什么才是马自达?什么才能代表马自达精神? 于是乎,他们重新拿第一代MX-5开了开。并在全球选取了5位有代表性的用户,跟踪了解他们的用车需求。调查结果给他们一种强烈的感觉:马自达要戒骄戒躁,寻回自我。

  美弥试车场很好玩,全是中低速的弯,在马自达收归己有之前,这里是正儿八经的赛车场,挑战性比较大,我觉得比上次在“三次试车场”那种只是模拟的场地试车有意思得12多,驾驶特性与工程师跟我普及的印象一样。

  我们的试驾车,是将在中国销售的2.5L版本,油门响应直接,在中低转速的扭矩,就有非常积极的输出,刹车力度是足够的,但不激进,即便试车那天大雨滂沱,我一点都不忧心制动力是否足够。方向盘略大,转向比例感清晰,而且比例感讨好,但依然带有比较的电子化痕迹,你不能拿它与第一代Mazda6那种路感丰盈的液压转向直接比较,但要比睿翼来得明显紧凑。开马自达有一个“礼物”是工程师送的,就是加速时的声响,他们有意将加速时的声响作适度加工,对提升驾驶欲望很有帮助。这就对了,马自达不是丰田,不是所有宁静的车才是好车。马自达提出一个“百米知马力”的口号,即通过一个很短的路程就能体现新车加速感觉。我认为Mazda ATENZA是名副其实的,在终端销售时,马自达经销商真应该好好找一条试车路供消费者试驾,驾驶它胜过千言万语。在中国市场,未来会有2.0L和2.5L两个排量版本。

  我们试的是日本版,工程师说中国版还有针对性调校,比如悬挂设定,但我贪心地认为,悬挂千万不要再被调软,现在已经适中了。以车架和转向反应来看,我觉得它还可以更硬朗一些。驾驶始终是马自达最核心最讨人喜欢的地方,如果Mazda ATENZA要回归,这一点一定要继续坚持,相信也是消费者最看重的。至于车厢空间方面,我认真一一体验过,认为是足够有余的,毕竟2830mm的轴距摆那了。后座也算舒服,不输其它同级对手。

  新车已经在今年的上海车展完成国内首发,6月先以进口的方式进行销售,预计第四季度由一汽马自达进行国产并销售。从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来看,马自达极有可能在发售新车的同时继续销售过去的两代车型,出现三代同堂的有趣局面。三代车,更像是三代人,最新成员活力十足,造型俊俏,一定会抢不少风头!

  从产品的角度,Mazda ATENZA与第一代类似,造型和驾驶感觉在同级车会占有一定的优势,接下来,就看营销人员如何推荐这款好产品了。我衷心希望,它的设计不但震撼我,还将震撼你。毕竟,我们很久都没有遇到一款综合素质这么好的日系全新车了。

  文 刘志峰 摄 刘志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