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原则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BMW4系,奥迪S5
  • 发布时间:2014-04-09 14:55

  将车系名称向上升了一位以后,BMW的4系车型依旧延续了原来Coupe车型的特点,只是不知道它在从前的对手面前是否依然能保持优势呢!

  阴沉灰暗的寒冬中,一白一灰的两款双门跑车的出现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姑苏城外寒山寺”般的落寞景象。然而对于两辆车的驾驶者来说,车内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尽管在风格上,火爆直接的奥迪S5和略显含蓄的435i x-Drive迥然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却是很容易让手握方向盘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热血沸腾起来。

  从发动机的排气声可以判断出,身着一袭白衣的S5似乎更容易在瞬间让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而深灰色435i从容的神情预示着慢热型选手也会深藏不露地展现出惊人的耐久力。其实从严格的意义上,只有306马力的BMW也许并没有达到奥迪333马力的高度,但直列6缸的发动机结构和调校顺畅的8挡自动变速箱,却让435i的表现更加均衡。

  和老款的3系Coupe相比,新的4系Coupe在底盘调校上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大量采用轻量化铝合金材料的悬挂不仅降低了车身的重量,还让操控性和舒适性同时得到了提高。在轴距和外形尺寸方面,4系依旧忠实地继承3系(F30)的衣钵,然而流畅优雅的尾部造型却让这款全新的双门轿跑车变得更加舒展。

  其实最早将双门车型在名称上从中级轿车中独立出来的算起应该是奔驰,当年以C级平台为基础的CLK成为了连接中级车和中大级车之间的纽带。于是过了一阵子,奥迪也学着这么做了。不太一样的是,A5虽然在名分上站到了A4和A6的中间,但从样子上还是能看出来和谁挨得更近。

  奥迪和BMW在这一点上都采取了相似的做法。因此无论在外形轮廓还是尺寸,S5和435i都很接近。例如在车身长度上两款车仅相差2毫米,宽度和高度的差距也都在3厘米之内。具有一定视觉欺骗性的是,看起来魁梧一些的S5事实上更低矮一些。而这一点也体现在车内空间上。

  高个子的同事不约而同地对435i的前排头部提出了表扬,但对于后排乘客来说情况刚好相反。过于倾斜的后窗设计在这里起到了作用,同样起作用的还用超过2.8米的轴距。差不多6厘米的优势让435i Coupe后排乘客的腿部感到舒适,包裹感很好的座椅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而S5的运动座椅更主要的职能是为了营造一个运动化的驾驶氛围。

  和435i相比,S5带有碳纤维内饰的驾驶舱更像是为一个敬业的赛车手准备的。灵敏直接的方向盘和忠实反映路面情况的底盘都能随时为奥迪的驾驶者模拟出身在勒芒的感觉,拥有丰富选择的个性化驾驶模式,偶尔也能让驾驶者感受一下舒适的滋味。不过从合乎逻辑的分析来看,喜欢舒适的驾驶者肯定更愿意坐在BMW的驾驶座上。

  在刚刚开始接触时,深藏不露的435i轻而易举地扮演了一个温馨大叔的形象。功力深厚的调校非常乐于包容驾驶者的各种刁蛮和任性,顺便说一句,S5在这一点上可是绝对容不得半点放肆的。而BMW一贯均衡的表现却没有因为车型名称的改变而改变,驾驶者能感到435i适于扮演各种角色。

  为了让两款车的较量更加势均力敌,我们特意选择了435i的x-Drive四驱车型。在极限的驾驶状态下,四驱的x-Drive车型明显要比后驱的s-Drive稳定的多,例如在高速变换车道的时候。但问题是能够主动调整动力分配的四驱系统在绕桩时会对转向和行驶状态造成一定的干扰。而在四驱领域浸淫多年的quattro系统则几乎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另外前后全部装备了255/35 ZR19轮胎的奥迪S5在抓地力方面也比前225/40 R19、后255/35 R19的BMW 435i可靠和稳定得多。尤其是在刹车和操控圈的测试中尤为明显,两款车的刹车距离都很短,只是435i在十次连续刹车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刹车距离的变化幅度都相对比较大。

  然而435i凭借均衡的性能并没有被S5落下很远。考虑在动力上20多马力的差距,最终不到0.2秒的差距甚至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作为棋逢对手的两款竞争车型,S5和435i都装备了3.0升增压发动机,只是区别在于汽缸排列方式和增压方式上。采用机械增压的奥迪V6发动机在7挡双离合器的帮助下,几乎达到了可以和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媲美的响应性。

  而BMW擅长的直列6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8挡自动变速箱也以令人折服的平顺性和响应性捍卫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一贯优势。同时,细密的变速齿比还在油耗的指标上将对手甩开了一大截。这使得BMW 435i在性能上几乎打成平手的情况下,在费用和环保两个项目上赢得了至关重要的胜利。

  撰文 彭博 摄影 崔萌(25) 逯雨(3) 美术设计 张一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