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下滑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上汽,自主品牌
  • 发布时间:2016-01-07 10:01

  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实现63.58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8%,增量为8.70万辆。而乘用车9月份销量同比增长6.4%至169.88万辆,整体增量为10.24万辆。1-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515.04万辆,同比增长21.2%,销量提升了90.17万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至37.3%,同比上升4.9个百分点。持续快速增长的自主品牌成为推动乘用车销量整体增长的最大功臣。

  而与自主品牌增长大势相反,2015年上汽乘用车跌的有点惨。

  前9个月,上汽乘用车累计售出汽车10.98辆,同比跌幅达17.37%。为此,上汽已经下调销量目标,由确保24万辆争取26万辆,下调至确保19万辆争取20万辆,下调幅度达到了20%。参照20万辆的目标,上汽前9个月只完成了全年目标的一半。10月份虽然增长速度不低,但是依然无法扭转下滑态势。10月,上汽乘用车销售1.63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1.07万辆,同比增长52.9%;1-10月,上汽乘用车累计销售12.6万辆,同比下滑12.16%。

  是什么原因让上汽乘用车逆势下滑?无外乎产品和品牌。

  首先,价格略高。近年来,上汽乘用车一味追求技术创新,致使成本也随之增加。纵观国内车市,诸如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自主品牌代表,牢牢占据着SUV、A0、A级细分市场,车型售价也基本在12万元左右。而上汽乘用车的平均产品售价远高于这一价格区间。一般而言,价格优势是自主品牌的一张“王牌”,消费人群价格敏感度高,一旦售价过高,这张“王牌”的优势将大幅缩水。

  业内人士分析称,“产品老化和结构不合理拖慢了上汽自主品牌的发展脚步。”以荣威品牌为例,荣威950已经上市三年,荣威W5也上市四年,而荣威350、荣威750上市都已超过五年时间,虽然上汽也完成了从A0级到A级、A+级、B级、B+级以及SUV的全系布局,但依然是两款车型扛起销量大旗,部分车型甚至在“打酱油”,而荣威360和550PLUG-IN的上市相对缓解了上汽产品结构的压力,后市销量可观。

  “产品越往上升级,消费者对性能的重视度越高。”上汽内部人士透露,而在总结了之前上汽自主品牌遭遇的坎坷和停滞不前的原因后,上汽未来将主打高性能,当然,在价格上也有优势。如名爵锐腾2.0T的最高配也仅为20万元以内,而同级合资品牌的产品,则要高达26万左右。

  其次,总结前期教训,上汽乘用车仍然输在品牌力上。上汽乘用车在品牌宣传方面欠佳,提及自主品牌,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关注的人群越多,自然会在销量方面有所体现。虽然上汽乘用车前期高举高打,但实际上消费者总觉得自主品牌低于合资,上汽自主品牌溢价能力难以提升。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表态:“上汽虽然在销售收入上达到世界500强,但在品牌上,却并没有达到,这也使得上汽实际上大而不强。”

  虽然遭遇短暂的困难,去年出现下降,但上汽内部人士透露,相信随着上汽战略的调整,紧盯高性能方向,可能是出路。

  文/AO记者 王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