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全产业链谋创新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产业链,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5 12:33
原料阶段是我国羊绒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羊绒企业都是从经营原料起家的,都经历了经营原料的过程。很多原料经营商开始生产羊绒产品,并开始产业化经营,进入了羊绒产业的第二个阶段:以出口为主的加工阶段。然而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如何跳出旧的发展模式,需要产业链的上下游通力协作。
鹿王 建基地培育新品种绒山羊
在谈到公司如何解决原料供应这一问题时,鹿王集团总经理吴刚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将和牧民一起培育绒山羊新的品种,旨在能够让羊绒原料的质量和指标都能上一个台阶。”
据了解,鹿王的这一规划正是建立在去年的一份振兴羊绒产业的文件之上的。即2013年8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振兴羊绒产业的意见》74号文件。文件中指出,从2013年起,自治区每年安排6000万元,用于加大种公羊和基础母羊核心群保护,扶持种羊场、人工授精站点、生产性能测定站点建设和推广增绒新技术应用。尤其是对技术创新企业要按照投入科研经费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企业技术改造给予贷款贴息补助,单个项目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政策出台之后,吴刚透露公司将利用内蒙的政策,除了在阿拉善地区的一个羊绒基地之外,公司在未来5年再扶持3~5个羊绒基地,为将来的扩张做准备。
“作为羊绒企业我们要认识到,鹿王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需要重新打造我们的产业和品牌。”吴刚告诉记者,现在大众对羊绒的需求不仅仅是保暖,而是要求时尚、舒适和品牌内涵,这就需要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上进行创新改革。他表示,今后,鹿王将加大科研投入,引进专业研发设计和营销人才,将国内设计中心放在北京或上海。同时在欧洲成立国际研发设计和营销中心,提升研发设计和自主品牌营销能力和水平,提高市场引导能力,实现羊绒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再现鹿王品牌的辉煌。
“30年来,在内蒙古能专注于羊绒产业的,只有鹿王。”吴刚说,30年的坚持也说明了一种决心和信心。今年,公司将全新启用鹿角纹标识,提升产品品质,“在下一季销售中应该能看到鹿王的新产品。”
珍贝 工艺研发体现环保理念
从原料收购到梳绒、染色、纺纱,到设计、成衣,全程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精益求精,力求用品质征服消费者。从1986年珍贝品牌创立,到2004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珍贝羊绒始终坚守着品质第一的原则。
珍贝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淦青表示,他们已经开始考虑要把羊绒衫改造成环保产品。因为羊绒衫有时要接触人体,就必须做到不能污染和刺激皮肤。使它成为环保产品,不仅是为了顾客的需要,也符合时代潮流。但在当时,要实现这个理想相当困难,不仅要大幅度增加成本,同时还有技术上的障碍。在论证可行性的基础上,他们做了一个决定,排除万难,全力向生产环保羊绒衫迈进。
珍贝的第一步便从原料的收集、贮藏和生产加工开始。过去他们所使用的羊绒原料是从中间商手中购买的,品质很不稳定。于是公司决定直接采购原料,由公司董事长亲自率领采购队伍,深入新疆、内蒙古无污染牧区,挑选清洁而优质的羊绒,打包直接运回工厂。羊绒原料到了工厂后由工人分选,采用的是国际最优质的洗涤剂,工厂里还特别设立了分梳车间,利用高超的技术将洗净的羊绒加工成无毛绒。如此操作下来,大大提高了成本,却远离了污染。羊绒原料的贮藏也有讲究,贮存着几百吨羊绒的仓库绝对不能使用杀虫剂,完全按照合理的堆存方法和恰当的通风来解决。
关于羊绒纤维的进一步加工也体现着环保的理念。洁白而无杂质的羊绒纤维要染成各种缤纷的颜色,固然很令人欣喜,但污染往往由此产生。传统方法使用的染料和助剂含有很强的酸性和重金属,要改变这种传统工艺,需要采用数倍价格的新兴染料,并且要严格筛选才能达到色泽要求。经过三年的试验,珍贝在技术上取得了成功。但由此染1公斤羊绒的成本就要增加100元,对一般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但他们的想法是:环保是最高要求,一切都要让路,一定要使产品达到欧盟最高标准。为了将羊绒纺成高品质的纱线,珍贝用的是国际最先进的纺纱设备,其价格是一般同行设备的数倍。
在羊绒衫制作过程中,整理工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环节,关乎着产品的风格与品质。但现行的整理工艺往往采用大量的化学添加剂,使产品“失真”,即失去羊绒纤维原有的优良品质,同时造成污染。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研制成功一种不用化学添加剂的环保羊绒衫,并为大家所喜爱。同时每年节省大量的化学助剂,减少了环境污染。
珍贝为此投入了高额研发成本并致力于技术难题的攻破。为追求高品质,不惜重金聘请行业顶级研发人员。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珍贝产品的高精尖品质终于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