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辉:仿棉长丝优势凸显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苏州金辉,仿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5 12:51
提起超仿棉,行业内很多人都会想起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在超仿棉的研发与生产方面,凭借着高亲水涤纶仿棉长丝的设计、开发及应用,走在了业内的前列。而当初金辉是如何想起来进行超仿棉的研发与生产,也成为业内关注的问题。
据公司董事长谈辉介绍,之所以金辉要走超仿棉的路子,一是为了解决棉资源来源、价格不稳定,缓解粮棉、城乡争地的尴尬困局。二是因为2012年涤纶产量达3057万吨,占世界涤纶产量的70%以上,但差别化率只有50%。三是因为涤纶成为仿天然纤维的重要原料,并具有天然的优势特点。“正是因为这几点背景的存在,我们决定搞超仿棉。”他说。
他表示,棉纤维的优势非常明显,具有大量的亲水基团,且具有“腰子”状和中空结构,中空度为10%。其初始模量26.5~62cN/dtex,回潮率达到8.5%左右。棉纤维的这些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吸湿性、柔软性、保暖性等特点,外观的天然卷曲也使棉纤维具备优良的可纺性能。但是,棉纤维具有导湿排湿性差、不抗皱、弹性差、易缩水、不耐酸、易霉变等缺点,尤其是棉纤维吸水后会产生较大膨胀,这便堵塞了汗水的排出孔道,给人“黏乎乎”的感觉。与棉纤维相比,涤纶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强度高、弹性好、耐腐蚀、面料挺括、尺寸稳定性好等。但是吸湿性差、易起静电、舒适性差、染色性差是不可争辩的劣势。
“超仿棉,意味着产品的价值要超过棉,这也就需要加大研发,满足市场需求,将超仿棉做得尽量向棉纤维靠拢。”谈辉说。
为了增加亲水性,金辉的技术人员在聚酯聚合过程中添加了多羟基单体,羟基容易与水分子结合,从基础上提高了纤维的亲水性。为了提高倒湿性,用纤维细旦或超细旦、表面粗糙化、截面异形化如十字型,中空化等,改变纤维表面形态,表征纤维良好的芯吸效应,及时将水分导出。在外观设计方面,加入无机粒子消光剂使聚酯大分子的内部结构变得较松散,空隙变多,使纤维表面亚光,得到棉的光泽;调整纤维截面形状和纱线结构等来实现光泽的调控;通过碱减量处理,使纤维表面微孔化,也可改善纤维光泽。在手感方面,采用异收缩方式,在纤维表面形成规则的缠绕结构,使纤维具有较高的蓬松性;经热处理后形成的毛圈结构增加面料与皮肤的接触点,触感更柔软。
谈辉告诉记者,正是这点点滴滴技术的积累,帮助金辉完成了高亲水涤纶仿棉长丝的研发,得到了综合天然纤维和涤纶纤维的优点,并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纤维,并且把它命名为“芯棉”。
现如今,芯棉已经可以被应用于衬衫、西服、套装、礼服、高尔夫球服、外套上,除此之外,在针织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等待金辉去进一步开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