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物的真我风采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领军,纺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5 12:45
近几年,作为纺织业的“后起之秀”,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迅猛发展,不仅为大众带来许多新产品、新技术,更为行业企业的跨越发展带来众多机遇与惊喜。这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努力创新,更离不开领军人物的奉献与付出。
日前,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历时8个月,首次评选出“第一届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领军人物”。在表彰大会上,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表示:“正是这些领军人物强烈的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共同支持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迅速发展。”
技术之树再开新花
在中流砥柱的企业家、科研人员的钻研、奋斗之下,近年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原料、设备、助剂、后整理及产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他们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拓展产品应用等奉献了自身精神和力量。
领军人物获得者、浙江新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仁良一直带领团队致力于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掌握了多项核心自主专利技术,解决了多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其科研项目全部实现产业化。例如,自2011年以来,新中天承担了“纤维素纤维射流缠结工艺高效水处理技术及装备”等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技术的提升离不开科研,知识的进步离不开教育。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陈南梁身体力行,他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专题报告介绍了如何设计出一种具有机织和针织两种特性的增强织物的研究思想,以及国内外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陈南梁说:“国内有些技术指标已经超过国际水平,比如天宫一号的太阳能电池基板材料设计寿命为2年,但现在也还能继续使用。”
陈南梁是适应新时代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优秀教授,他将教学与科研有效融合,突出技术的实用性和人才的实用型。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思维指导下,才促进了技术突破的快速发展。
认识到知识力量的还有上海申达科宝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淳。胡淳拥有一支敢于开拓创新的年轻化骨干团队,平均年龄35岁左右,具有高学历。申达科宝针对膜结构产品更新换代快、科技含量日益增高的特点,在加强企业科研力量的同时,积极主动与东华、同济、清华、石油、北京工业等大学建立了良好合作研发平台,借助“外脑”的资源优势,年年都有创新产品问世。在强力打造之下,企业在PVDF建筑用膜材料、改性PVC充气材料、绿色环保TPO防水卷材等项目中取得最新成果,形成了7类百余品种。
胡淳用自己的经历说出了“工业企业最重要思维是产品开发”的真谛:“曾在建厂设计调研中感受到强烈的同质化现象,并不是所有的产业用纺织品都铁定能赚钱,不想卖出白菜价就永恒创新吧,以差异化的产品和可观的利润率争做质量效益型企业。”
管出新路理出新法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说:“可持续发展和有序经营,是行业的最终目的和追求,每一位嘉宾的思想和理念,是我们未来路上创新的指明灯,也是创新的一把星火可以燎原。”
在各位领军人物的探索之下,行业不仅出现了众多新技术,还展现了许多质量制胜、极致服务等管理企业的新方法。正是如此,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才能奋力前行。
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芸是本次领军人物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她带出的路先团队成为行业的黄埔军校,创造了管理奇迹。张芸表示,既然硬件环境较难转变,那就将软件实力突破到极致。我们企业规模小,就苦练内功,强化管理,通过技改创新提升效率;市场竞争激烈,就差异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路先企业在国内首创了多类水刺非织造布产品,也培育了一大批水刺非织造布生产技术、研发、营销等技能人才,传播到了整个行业。张芸说:“在路先核心竞争力就是做好服务,尤其是管理层的服务。全年无休是他们将服务做到极致的情怀。”
国企转型是行业发展的重头戏。随着全球产业用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兼并重组、资本合作成为企业扩大规模、整合资源、寻求共赢的重要形式,更是国企保障发展的重要道路。福建南纺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祖安带领大家演了一场转型好戏。
福建南纺福建南纺是上世纪70年代由国家投资千万元在山区建设的纺织厂,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以PU革基布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李祖安带领下,福建南纺成功运筹了多次的股本改制,最近刚完成与福能集团合并。李祖安表示,此次南纺与福能集团的重组,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动福建省属国有资产产业布局调整,改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持续盈利能力。
国企改革中不可错过的风景线还有领军人物夏前军——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其在际华3521创建了环保滤材科技产业园,成功完成了央企军转民的结构调整。
全力服务社会
今天,产业用纺织品这个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为国防建设、蓝天绿行提高了技术和力量。在各位领军人物的引领下,共同肩负起了行业责任,弘扬了促进发展的正能量。
SARS事件、汶川地震等事件都有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的身影,展现了其对肩负的社会责任的一份贡献。邦维公司董事长王旭光介绍了以技术创新服务国防军工,以快速反应承担社会救援的成功经验。
2008年汶川地震后,邦维企业全体员工用4天时间连夜赶制、捐赠了1000套轻便防护服送到一线部队,解决了部队在炎热环境下,灾区防疫、消毒、尸体搬运等的作业需求。在历次的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空间站航天工程中,也都有邦维的参与。
多年从事特种纺织品的王旭光感悟颇深,他说:“产业用行业的高技术特点要求企业必须耐下心来搞创新产品,有时一个产品需要花5年、10年来研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在行业的前列。”例如,公司开发的防毒服从2002年开始研发,到如今产品才正式在军队备装使用。
即便如此,多个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依然没有抛弃和放弃这个行业及自身的社会责任。承载着军人的责任的夏前军,更是华丽转身为“蓝天护卫者”。夏前军在“高温空气过滤材料的发展与展望”专题报告中指出,未来随着排放标准的严格化,微细粉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节能型滤料和耐高温耐高腐蚀滤料的发展趋势将凸显,行业有实现快速增长的巨大潜力。
本刊记者_孟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