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中翘楚当属美国的SpaceX(太空探索)公司,它由埃隆·马斯克创建。此君生于南非,在加拿大和美国接受教育,获得过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互联网经济大潮中靠着自己的PayPal(类似于支付宝)掘得了第一桶金。获得15亿美元的资金后,他将这笔钱用于完成自己的梦想,除了成立了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特斯拉公司外,还创建了太空探索公司。
2012年10月,经过10来年的艰苦奋斗,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将“龙”号货运飞船发射进入太空,成功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补给。这次发射被认为是人类航天进入私营化时代的标志。
在“猎鹰9”号火箭之前,太空探索公司还研制过一款小型的“猎鹰1”号火箭,它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仅有670公斤,在2006年开始的总共5次发射中共失败了3次。虽然成绩不佳,但是通过这一型号,马斯克和他的太空探索团队走过了运载火箭从研制、测试到发射的完整周期,积累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此时,美国宇航局正面临着2010年航天飞机退役以后的发射能力空白问题,同时,其预算也连年被国会削减。而秉持着低成本、高可靠性原则的太空探索公司和“猎鹰”系列火箭的出现如同雪中送炭。随即,美国航天局与太空探索公司签订了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猎鹰9”号和“龙”号将承担为国际空间站运送12次补给的任务。
“猎鹰9”号是一枚两级中型运载火箭,共有v1.0、v1.1和R型三个子型号。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各级火箭均使用相同的“隼”火箭发动机,它以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第一级装有9台,第二级则装1台。使用“隼”1C发动机的v1.0已经在2013年退役,v1.1则使用了经过改进的“隼”1D发动机,单台推力从556千牛提高到653千牛,起飞重量提高了60%。“猎鹰9”v1.1的低轨道运载能力已达13150公斤,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4850公斤,已经超过了许多航天强国主力运载火箭的性能,而且到目前为止,它的14次发射全部获得了成功。
然而马斯克的雄心远不止于此。
2012年开始,太空探索公司还数次测试了世界首款可回收火箭“蚱蜢”号,并已将该技术应用于“猎鹰”9号第一级,用来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2015年1月和2月,可回收的“猎鹰9”号Dev已经进行了两次发射,虽然第一级火箭都未能成功按计划降落在海上回收平台上,但已非常接近成功。根据太空探索公司的说法,全面应用回收技术以后,发射成本将大幅度降低99%。无论这个数字是否靠谱,马斯克已经在低成本发射的道路上远远领先于别人了。
此外,太空探索公司还参与了商业载人航天发展计划,用“猎鹰9”号和“龙”号V2载人飞船作为备选载人航天方案。也许在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的马斯克和太空探索公司,届时人类进入太空就将变得更快、更安全、而且更便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