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键词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本研究是对进行了三种词汇学习法的二语初学者的研究,首先是对于通过母语对二语进行死记硬背,关键字的方法则是包括将二语单词与听觉上的母语关键字相似,然后连接母语关键词来翻译外语单词。

  在之前研究讨论的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发现里面存在一些方法性的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出质疑。首先,在实验设计方面,基本上没有对学习和评估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处理。其次,在处理阶段所用到的刺激,基本并没有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语法,频率,长度,具体性或形象性进行控制。最后,有些偏重于一种处理方式,有些则是在处理结束后只进行了短暂的处理。

  此次研究旨在克服这些问题和缺陷,来真正了解死记硬背,关键词法和语义映射在第二外语词汇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首先,我们的实验采用了组内设计,让所有参加实验的120个人都接触到了词汇学习的所有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确保了研究结果既不会受个体差异(学习风格,工作记忆,动机,态度)的影响,也不会心里疲乏(需要经过大脑深层处理信息的学习方法比那些需要大脑皮层进行处理信息的学习方法更加让人容易疲劳)。我们合理的抵消了处理顺序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抵消了在处理过程以及后测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实验具体包含了一个前测,用来保证被试在接受实验处理之前没有接触过任何跟实验材料相关的知识,并通过后侧,来验证词汇学习方法的短期效果。和之后三周间隔的一个推迟后侧,来确认不同的词汇学习方法的长期效果。

  我们发现经过深层处理的信息与经过浅表处理的信息相比,更容易被重新回忆。因此我们假设,如果在词语表现形式和意义之间建立创造性联系的记忆方法如关键词法,就应该比只进行词语间联想的记忆如语义映射法更有效。

  设计:

  目前,实验中包含了两变量:第一是组内变量,有三个层次的处理(死记硬背法,关键字法,语义映射法),第二是组间变量,有三个维度的展示顺序(1,2和3)。除此之外,有两个因变量(一个立即后测和一个推迟后测),每个被试都接触到了三种词汇学习方法,和一种展示顺序。第一组被试用死记硬背法来学习第1-8个单词,用关键字法学习第9-16个单词,用语义映射法学习第17-24个单词。第二组被试用语义映射法学习第1-8个单词,用死记硬背法学习第9-16个单词,用关键字法学习第17-24个单词。以此类推。这样不仅将顺序所带来的影响被抵消掉了,而且测试中的不同处理和后测的不同的展示顺序所带来的影响也抵消了。

  被试:

  最初的样本是120名的以英语为第二语的大二学生,他们都是自愿被当做被试来进入这个研究项目。为了避免出现容易混乱的实验结果。所有的被试都接收过同一种教学并且每个人都没有接触过实验中的任一种学习词汇的方法。当这些被试参加研究的时候,为了能更好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我们需要被试满足

  (a)在前测时的成绩为0,以保证之前所学的关于目标单词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b)完成实验规定的所有项目和两个后测。

  材料:

  实验用的单词。

  实验所采用的单词,它们都属于同一个语法范畴(名词),有相同的长度,这些单词平时使用的频率相当(低频词汇)。实验所采用的单词从未在当时所教课本中出现过。而且被试在实验之前都完成了前测。 考虑到关键字法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目标语单词的具体性和形象性而定,故所有单词都有很高的具体性和形象性(一个单词所具有的能唤起相应的心理形象的潜能)。

  前测:

  处理前,被试完成了预备调查评估之前的知识目标词。为进行预测,学习者都是要求翻译,即使他们不确定他们的的答案。为了避免混淆结果,前测实验呈现顺序不同于任何的呈现处理。

  处理:

  实验处理前告知被试,他们将看到三组每组八单词的24个单词,然后立即被要求完成一个识别测试。对于机械识记的小组,被试将会指示不断默读默写单词。学习关键字方法的小组,被试将被要求把单词与一个汉语联系起来,最近的研究机构表明这种包含了学习者生成思维的关键字方法增加学习者处理新单词时保留单词的记忆时间。

  后测:

  被试完成了共六个后测:三个立即后测和延迟后测。对于每次后测,参与者将被要求对图片列表中的八个英语名词进行匹配。而作为代表实验刺激图片会出现在另一个后测。

  过程:

  这个实验分两阶段,在第一阶段实验之前,学生们将被告知此次实验的目的,即对学习词汇的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第一阶段将持续50分钟,完成了背景信息的调查和前测,是为了确保被试有效的进行试验。

  然后被试被告知将要他们学习新名词,是由二语---母语组合配对的形式, 这些词汇将被每个1分钟且一个接一个的投影在屏幕上,每组的总学习时间为8分钟。被试在完成每组学习后将有一个识别性的立即测试。将会为被试提供一个空白小册子记录他们的后测结果,

  三组的测试过程都是相同的。首先被试在屏幕上阅读具体的说明和示例。30秒后,他们会听到学习方法的描述并完成两个与单词的类似试验,研究者鼓励他们尽量努力完成单词的学习以及提问任务。研究的开始阶段第一组词是表示通过口头提示的单词编号和英语发音的单词。然后第一个实验词会消失,第二个口头提示开始,第一组其他词也会按照这样的程序重复。然后被试会看到8个单词和10副图片,匹配单词与其对应图片,并标记他们的答案。2分钟后停止。

  这个过程的最后两组词也与上述相同。被试需要说明三个方法哪一个是最有效。三个星期后将进行延迟后测。不同与立即后测的只有每组展现顺序不同以避免习惯效应。也要控制两个后测之间可能的单词接触。

  参考文献:

  [1]Al-Kufaishi,A.(2004).Translation as a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y.Babel,50(1),45-59.

  [2]Wang,A.Y.,Thomas,M.H.,&Ouellette,J.A.(1992).Keyword mnemonic and retention of sec-ond-language vocabulary word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4,520-28.

  李婷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