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练习曲教学的几点探讨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古筝,音乐,技巧训练,乐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1 10:09
摘要:古筝是我国古代传统乐器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古筝教学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在古筝练习曲的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对于这门乐器的学习并不能够完全的与教师的教育初衷相契合,这就使得作为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反思,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演奏技巧的训练之上,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练习曲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古筝学习的兴趣,并在不断的练习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纯美,继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古典音乐。
关键词:古筝 练习曲教学 技巧训练 策略探讨
练习曲教学是古筝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练习曲的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古筝的演奏技巧,让学生在练习之中能够更好的理解这门乐器,并且在不断的练习之中提高音乐的感悟能力,掌握开启音乐殿堂之门的钥匙。除此以外,通过练习曲的不断练习,学生还会更进一步的提高对于古筝这项乐器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实践之中更加充分的感受古典音乐之美,继而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无限向往之情。
一、传授演奏基本技术,提高学生演奏能力
在古筝练习曲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将学生的古筝基础进行必要的夯实,在教学之初传授学生演奏的基本技术,让学生掌握演奏训练的重点,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达到纯熟的阶段,从而不断的提高演奏能力。
1.慢速练习
在古筝练习曲的教学中,当学生拿到一首陌生曲子的乐谱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先熟读乐谱,然后分节进行慢速演奏,在慢速试奏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进一步熟悉乐谱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提高演奏能力的过程,在大量的慢速练习之下,学生会熟练的掌握整首曲子的弹奏。在慢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弹奏的音色、力度以及表现技巧等等,根据个人的弹奏习惯以及音乐表现能力来调整自己的演奏,在达到纯熟之后一气呵成的将整首曲子表现出来。
2.分解练习
在慢速练习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根据练习曲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分解重点练习,例如很多难度较大的双手练习曲,如果学生的演奏能力不能够完全胜任的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重点的分节练习难度较大的片段,这样学生通过分解练习能够非常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例如在《雾凇》这首曲子,其中快速十六分音符较多,这对于很多学生来来说,要想完美的演绎都存在着很高的难度,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对这部门进行分解练习,针对这部分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反复的演练,当学生能够完全的驾驭这部分乐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部分分解内容融入到整篇乐曲的演奏之中,在整首曲子的演奏之中进一步的调整这部分重点内容的弹奏。
3.表现技巧练习
古筝的弹奏非常讲究指法的运用和技巧的掌握,很多古筝曲子都非常富有韵味,这主要是由于演奏者在指法上的功力体现,而在练习曲的教学中,教师同样也要非常强调音乐表现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指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古筝弹奏的几种基本指法教予学生,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乐曲片段进行示范性的演奏,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听到的感觉自行的进行指法的练习,不断的熟悉弹奏指法的运用技巧和表现方式。
二、培养学生视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把控能力
视奏能力是学生古筝演奏水平的代表性体现,也是学生具备良好音乐把控能力的有力证明之一,而对于学生视奏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先从简单的乐曲入手,让学生通过视奏充分的展示自身演奏的功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教师就可以适当的提高视奏乐谱的难度,让学生在对乐谱完全陌生的状态之下演奏,然后教师仔细聆听学生的演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演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身的演奏能力,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通过视奏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古筝演奏技巧的掌握,也能够更加充分的培养学生对于这门乐器的感悟能力。
三、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古筝的演奏除了需要学生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和熟练的基本指法之外,还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这不仅是由于古筝是一种对韵味有着非常高要求的乐器,同时也是因为任何一种艺术的表现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技巧的罗列之上,还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个人的领悟和感受。而这种培养方式还能够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气息。
而对于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学生在古筝练习的过程中多用心去演奏,而不仅仅是用手指弹奏,教师要让学生更多的去听,然后给学生讲述乐曲之中的意境,让学生去感悟其中的点点滴滴,这样随着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高,其音乐表现力也就能够得到非常有效的提高。这对于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古筝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个人艺术品位
在古筝练习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进行个人的创造和发挥,不能仅仅将完成乐曲的弹奏作为学习的目的,要在感知乐曲的意境的基础之上充分的融入个人的理解,这样学生弹奏出来的曲子才真正的具有生命力。而目前很多古筝练习曲都是非常具有意境的优秀作品,很多曲子描述了一个美妙的故事或者是一副美丽的场景,而如果将这些曲子单纯的从指法和技巧的角度来进行讲解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成为弹奏乐曲的机器,其弹奏出来的音乐也毫无精彩可言。这时教师就要在学生充分的理解乐曲深刻内涵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理解,在演奏的技巧和音乐的表现方面大胆的进行创造,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演奏练习曲中的一个片段,然后以此为基调进行自由的发挥,让学生进行即兴的演奏,教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配合演奏,教师在演奏一个片段之后让学生接着演奏,这样学生就会将自己的理解充分的融入到自身的演奏之中,在这样反复的联系之中,其自身的艺术品位会得到非常有效的培养。
总而言之,在古筝练习曲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在具备良好的基本技巧和演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提高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之中注意对于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演奏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刘金博.谈谈古筝的练习方法[J].大众文艺.2011(05)
[2]徐敏.练习古筝练习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文学界(理论版)2011(02)
李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