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班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初探

  摘要: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逐渐的趋向多样化,因此教育成为了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幼儿教育无疑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是很重要的,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 师幼互动 主要问题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互动

  在自然科学中,物理学较早地阐述互动的概念,以解释物体或系统之间的作用和影响,说明能量守衡定律。在社会科学中,社会学在19世纪即应用互动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学的现象,并形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内容的“社会互动论”的学说。

  (二)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教师和幼儿的一种人际互动,是一个连续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是同等重要的,彼此都会给对方产生影响。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得到充分的肯定,以及彼此间的相互平等,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中,会比较容易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相反不好的师幼互动会制约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对其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中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在师幼互动的概念中提到,师幼互动式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一种人际互动,其中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幼儿,双方在互动关系中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教师是这个关系中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占了主导的地位,而幼儿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服从和依赖于教师,幼儿在互动关系中得不到重视。如:游戏活动中幼儿等待教师给予角色分配;学习活动中幼儿小心地按教师的意图进行思考、表达;生活活动中幼儿饮水、小便等活动都要教师允许等等。 教师很难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儿童的需要,只是一味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样则在很多程度上会限制幼儿的主管能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幼儿的发展。

  (二)师幼互动趋向于单向性

  师幼互动应该是一种交互作用和交互影响的过程,不是教师对幼儿或者幼儿对教师的单向性的影响,但是现在的幼儿园中,更多的是教师成为了互动关系的主导者,在很多的活动中,更多的是教师控制着整个过程,而幼儿则更被期待的是遵守纪律,保持安静的“听话”的小孩,在很多的时候,看似是教师给了幼儿很多的空间和时间,但是这些都是在不超过教师所安排的范围的前提下去实施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主导性。比如,很多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思维方式,知识一味的按照自己的设计来教学,幼儿只能是跟从教师的思路来获取知识,假如幼儿提出与之不同的想法的时候,教师并不难很好的听取,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教学,使得幼儿学习的兴趣明显的降低,不能很好的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互动过程中教师有负向性情感

  已有的研究与观察表明,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中,总体上以不带鲜明情感色彩的中性行为为主,但是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就可能会在言语或者是行动上对儿童采用批评的方式,如不要,不行等过于强烈的词语,或者是当幼儿的一些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时,甚至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来使幼儿服从,比如曾经有一个案例,老师正在娃娃家批评一个孩子。她生气地用手一指,说:“看看这地上、床上,到处都是玩具,炊具摆在床上,娃娃躺在柜子里,面点都在地上,你是怎么玩的?会不会玩?”孩子一个劲地摇头。老师接着说:“你看看你,今天把娃娃家弄成这样,昨天早上忘给植物角浇水了,上次把小朋友弄哭了,每天中午都不爱睡觉,你什么时候才能把事情做好?”孩子一边听,一边说:“老师,我错了,我下次改。”也许老师处于好意,想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但是并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劝导。

  三、创造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一)建立师幼平等的主体地位

  若是想要达到有效和谐的师幼互动,师幼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不能做到师幼平等的话,就很难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教师不能只是将自己定位为幼儿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讲幼儿当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们,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理解孩子,从跟更加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真正的了解到孩子内心的需求,这样才会使孩子能够信任教师,而不是畏惧教师,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埋在心里,不表述给教师,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从而能够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积极和谐的师幼互动,更加有效的实现教育的目标。现在的幼教实践中,很多的教师都是站在主导的,控制的地位,通过教师的权威来使幼儿听从自己的安排,虽然这种方法对于幼教老师来说更加的有效,更加容易的管理班级,但是通过是幼儿产生恐惧的心理来教学,无疑很难达到和谐的师幼互动,所以,现在的班级评估不能单纯的看是否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应该更加全面的看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否在快乐中学习,是否以和教师平等的地位来,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重视,从而更好的开展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

  (二)创设宽松的环境,优化互动过程

  平等、融洽、和谐、宽松的环境对于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和幼儿在这种放松、愉快的环境下,在可能真正的交流彼此的情感和想法,如果教师经常的采取高控制、高约束的方法的话,幼儿会时刻的处在一种紧张和压迫的氛围中,只会一味的表现出服从和依赖,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幼儿心理和行为,导致其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若是连真是的想法都不敢说的话,根本不可能是实现师幼互动。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和爱护幼儿,在这个基础上,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儿沟通和交流,让幼儿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多肯定多鼓励孩子的优点,不要在互动过程中带有负向情感,使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安全感以及信任感,能促进师幼的有效互动。

  (三)以正确的教育方式保证师幼互动

  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不能再只是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幼儿,而应该引导幼儿在探索中逐渐主动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幼儿的具体情况以不同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提问或其他正确的方式来帮助其解决,并且不断地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让幼儿建立自信,并且有机会来表现自己。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幼儿健康的成长。构建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

  结语

  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奠基期,幼儿的身心健康越来越被重视。有研究证明,幼儿与幼师的互动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儿童以后的师生关系。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师幼互动的重要性,不断地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 正确地理解孩子,努力地走进幼儿的世界,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看世界,去理解幼儿的行为,去感受幼儿的想法,优化师幼互动过程,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时候,中班幼儿会感觉到被尊重和关爱,从而会产生一种安全感、重视感以及信任感,能够更好的经历积极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皮雅塔,涂阳慧.师幼互动研究[J].幼儿教育.2009(18)

  [2]叶子.师幼互动与幼儿的主体性发展[J].幼儿教育.2009(09)

  [3]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09(03)

  [4]赵彦荣,李群英.师生互动的本质及其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06)

  董文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