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爱汽车?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爱车,汽车,欧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28 16:56
与一位欧洲汽车记者聊起这话题,他感叹说,现在的欧洲人并不热爱汽车。一百多年前,汽车发明于欧洲,之后的许多年里,汽车都是工业文明的最高体现,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利润巨大的朝阳产业。刚刚进入汽车社会、崇尚机械流水线的年代,机器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汽车充满了神秘与魅力。对年轻人而言,那更意味着一种别具魅力的生活方式,拥有它,才有可能向梦想中的生活迈出一大步。
时至今日,欧洲几个大国的工业化早已完成,社会高度发达,进入后工业时代。不断涌现的新科技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同时,受能源、环保、交通等问题的困扰,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汽车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都降低了新一代年轻人对汽车的热爱,与之相对应的是,汽车社会中的汽车文化发展也停滞不前,曾经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汽车,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一种移动交通工具而已。
相比之下,时下中国人对于汽车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欧洲人。汽车进入我们的家庭不过十年,汽车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件新鲜事物,我们正努力适应新的汽车社会。此外,尽管我们已经买得起用得起汽车,毕竟相关开支还是占据普通家庭收入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汽车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不但让我们走得更远更便捷,更是身份地位的显现,同样也是个性化的自我展示。所以,我们显得比时下的欧洲人更加呵护自己的爱车,对那些车身小刮蹭更在意。
曾经很多人说,中国没有汽车文化,但情况正在变化,现在正是中国汽车文化大发展的黄金时期。驱动汽车文化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中国人对汽车的热爱。相比汽车市场的喧嚣与浮躁,汽车文化的发展显得欣欣向荣,爱车的我们,显然赶上了好时候。
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好好地静下心来,享受这种爱带给我们的乐趣,创造并享受属于我们自己的汽车文化?我想,这将是所有爱车人都不能错过的话题。
编辑总监/李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