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路上的车流停顿到一定时间,总会有些司机,要么探出脑袋从车流侧面向前张望,要么干脆下车看看前方到底出了什么事。此乃人之常情:自己被耽搁了而又不知情,心里不踏实。这也是人们喜欢SUV的理由之一:高高的底盘、高高的座椅,带来了宽阔的视野,可适度减轻人们因交通拥挤而生出的烦躁。
当然,SUV火爆的原因还有很多,除了已经被说滥的多功能外,还有一些虚无缥缈的因素,比如常常被提到的安全感。这主要来自于人们的视觉感受,与同级轿车相比,SUV要高大不少,线条厚实,看起来更安全些,视野宽阔本身也会进一步增加安全感。其实,SUV在被动安全上并不比轿车更好,主动安全上由于重心高、体重大,甚至低于轿车,所以,SUV的运动和车速极限逊于轿车。但话说回来,除非万不得已,有几个人非要追求驾驶极限呢?
还有一些听起来有些怪诞的说法。比如,法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喜欢驾驶SUV是对爱情不自信的心理反应。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如果在爱情生活中处于劣势,就会倾向于通过驾驶SUV以获得某种心理上的补偿,并向周围的人暗示:瞧,我有本事驾驭这个大家伙。
当然,SUV牛高马大,轿车一般不敢与其争抢道路,确实能给车主带来某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或自信。特别对那些廉价、低档、脏兮兮、看上去野性十足的SUV,轿车一般都会避之不及,更不敢与其较劲,尽管轿车的速度和灵活性都远胜于这类车,可以将其远远甩在屁股后面。
如果前面说的几点属于SUV的“普世价值”的话,驾驶SUV的这份自信或霸道,在相当程度上就属于中国特色了,毕竟,这是一个在道路上盛行“丛林法则”的国度。
说到SUV的野性,主要与车辆的越野能力、硬朗粗犷的外形和野外生活方式有关。而在中国,无论是真越野还是“伪越野”,都有某种炫耀的成分:轿车是刚刚有车的菜鸟开的,SUV是老车主玩的,暗示不仅早就有车,而且家里至少有两辆车;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会玩SUV。当然,SUV的确比同一品牌的同级轿车贵,主要是体积、重量大导致原材料成本高以及供不应求等原因。一般情况下,除了那些廉价低档的SUV,一辆SUV的价格比同一品牌的同级轿车要高出一截,与高一级别的轿车相当,确实需要买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SUV不仅有“普世价值”,还有额外的“中国价值”,国人对其趋之若鹜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SUV也有弱点,最大的弱点是油耗比同级轿车高出一截,主要是因为车身庞大,不仅重量大,而且风阻系数高。油耗大虽然能暗示车主有钱不怕,但不利于节能环保,炫耀的是一种差劲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对SUV最大的挑战除了动力系统外,就是通过轻量化和低风阻,来降低油耗。与同级轿车相比,SUV要重18%左右。迄今风阻系数最低的SUV是紧凑型的宝马X1和奥迪Q3,都是0.32,而奥迪A8虽然是大型豪华轿车,却只有0.26。SUV自身的特点使其再轻也轻不过轿车,风阻再低也低不过轿车。有人对SUV外形的流线化趋势很不以为然,认为这背离了SUV的阳刚本性,称其为“女性化”、“伪娘”,其实,流线型招人喜欢自有其道理,车展上除了车模外,人们最喜欢看跑车,也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流线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阻,从而降低油耗,也减小风噪,提高舒适性。要想玩阳刚,也有一些见棱见角的SUV,而且高低贵贱都有。
SUV目前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上的比重只有12%左右,美国则在30%以上。SUV在中国,正方兴未艾。
文/何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