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全球鹰 全球鹰GC7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全球鹰GC7,吉利,轿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28 17:45
舒适性取向
GC7来源于吉利旗下成熟的紧凑级轿车平台,从底盘结构来看并没有什么惊喜,为GC7服役的依旧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这对最稳妥的搭档,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稳定性高。据全球鹰的工程师介绍,GC7对后悬挂进行了多项改进和精心调节,力求在操控性和舒适性上取得更好的平衡。如果让你蒙上眼睛乘坐GC7,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辆进口车,不夸张地说,GC7在操控以及乘坐的质感上已赶上了一些同级合资车型。 与以往自主品牌相比,GC7的底盘刚性非常好,在路况较差的情况下进行高速行驶也没有任何松散感觉,表现突现。悬挂的行程较长,能很好地吸收从四个轮胎传来的震动。在悬挂的设定上,厂方工程师作出了一定的取舍,如果采用行程更短的悬挂,车辆看起来会更低矮,能增强车辆外观的运动效果,对操控性也有一定帮助,但会牺牲车辆的舒适性和通过性。经过论证,最终用上了行程较长的悬挂,所以GC7在行驶中的表现更偏向舒适,使人放心的是,舒适的悬挂并没有对GC7的操控产生负面影响,悬挂反应较为迅速,支撑力度也足够,对紧急并线、高速过弯等较为激烈的动作都能应付自如,并无“开船”之感。
技术上的大进步
相比于保守而成熟的底盘,GC7的动力和传动系统倒是大有突破。这辆GC718采用了吉利集团自主研发的DVVT发动机,相比CVVT多了排气端的可变正时,在动力和燃油经济性上表现更好。吉利集团近年来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无论是自主化进程还是对核心技术的研发都做得比别人用心,所谓态度决定结果,这次给大家带来的6前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就是一个好的例证。这款6前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来自澳大利亚DSI的产品,这家拥有83年历史的变速器公司为全球各大品牌汽车制造商供应手、自动变速箱,吉利汽车控股于2009年收购并成立国际传动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这款变速箱经过全球鹰的工程师攻关与1.8DVVT发动机匹配成功,并首先运用在GC718车型上,如此看来,GC718可说是全球鹰各车型中的开拓先锋了。
最大功率137hp、最大扭矩170Nm,在效率上,这台1.8DVVT发动机已经看齐国际同级产品,实际驾驶中,这款发动机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柔顺性,从1000rpm开始直至6000rpm结束,中间没有任何明显的发力阶段,DVVT系统的运作悄无声息,从不错的低转扭矩来看,DVVT系统卓有成效,油门并不需要踩多深,车子便能轻松起步。如果你是个急性子,想要来个“烧胎弹射起步”,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6前速的变速箱会让你的美好愿望成为泡影。这款DSI变速箱有着非常高的环保意识,发动机在2000rpm时它便积极升挡,而且神不知鬼不觉,挡位切换迅速,齿比较为绵密,整个升挡过程犹如CVT变速箱般顺滑,唯一让我不满的就是手动模式下反应有点迟缓。这副变速箱无论与发动机的契合度还是它自身的素质来说,表现绝对能代表自主品牌汽车中的最顶尖水平,甚至与国际先进的6前速自动变速箱相比也毫不逊色。
务实的“自主”之路
提起“自主品牌”,相信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抄袭”,特别是外观和内饰。曾经有日本某品牌高层人员在我国官员参观他们企业时投诉:从中国某品牌汽车上把车门拆下来可以直接安装到他们的汽车身上,无任何瑕疵。不知是对我国汽车制造业水平的赞赏还是讽刺。
今天,GC7要为自主品牌汽车正名。首先,GC7由韩国Third Eye设计公司提供车型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的产权,至于好看与否,那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但那锃亮的外观却值得一说。如前文所说,GC7不但零件来自世界各著名品牌,制造设备也是业界鼎鼎有名的。德国库卡机器人、瑞典ABB机器人、日本安川壁挂式喷涂机器人,洋为中用的结果就是GC7无论钣金的平整度还是接缝的精度,相比以往车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车身漆面厚度更达140微米,比一般的车型多出20微米。这些细节体现出来的最终效果就是GC7整车“有质感”、“油漆很亮”。相比外观的出色表现,车辆的内饰则显得有点低调,“T”型布局的中控台并无任何吸引人之处,音响和空调功能区划分得当,各种按键都摆设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并没有任何大胆的设计和创意之举。可以看出,GC7对自身的定位还是比较明智的,没有出现一些对于这个级别车型来说不切实际的设计或者是配置。小中见大,也许这也体现出吉利的务实作风。
文/张逸 摄/文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