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掌门人不懂什么是公关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中国,汽车,公关,网易
  • 发布时间:2011-12-28 17:14
  这个月早些时候,我参加了网易汽车在成都举办的全球汽车媒体峰会,这次媒体峰会的发言嘉宾基本上是各公司的总裁、首席执行官,最低职位都是副总裁,他们分别到台上做专题演讲。一些公司的高管,很好地利用了演讲向在场的汽车媒体传达了想传达的信息;但另一些高管们则基本上像木偶,机械地介绍着公司的上年利润、税后利润、总营业收入、产能等以及2030年要赶超跨国汽车公司等宏伟宣言。环顾会场,就可发现,在场的媒体对这些信息并不“感冒”。

  在我看来,中国的本土汽车制造商还没真正掌握到“公共关系“的精髓。亦或者,这些公司因为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教训,刻意避免让现任的公司领导营造“个人崇拜”?还是这些公司认为中国高管们跳槽频繁,因此不希望在领导层的公众形象和个人魅力上投入太多?

  我们看看一些知名的西方汽车公司的高管们是如何做的吧。福特的领军人艾伦·穆拉利是其中一个例子。他经常造访4S店,与普通购车者见面并给购车者在新车上签名;打电话给普通的福特车主,对其选择福特而非竞争对手的产品表示感谢;他还经常到访中国,向购买福特汽车的中国消费者致谢。菲亚特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则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定期与菲亚特欧洲和美国工厂的普通工人见面谈话,衣着也和工人们一样,而非像其他很多公司高管喜欢的那样,以西服套装和领带作为“工作服”。

  我们再回头看看中国车企的掌门人们。很显然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媒体十分有兴趣关注的对象。吉利的李书福就是。他本人及其白手起家的故事应该是全世界很多人感兴趣的,企业公关宣传应该利用好这一点。李书福的故事应该是高等学校或者MBA管理课程中很好的案例材料。从一穷二白到今天拥有全球高端汽车品牌之一的沃尔沃汽车公司,这样的故事宣传出去,肯定有助于增加吉利汽车的销量。

  比亚迪的王传福又是一例。虽然他的中产阶级创业背景,并非李书福那样白手打天下,但在短短的十多年就让自己成为中国最有钱的人之一。长城汽车的王凤英也是个不错的例子,因为女总裁在中国汽车产业中算是屈指可数,我相信在中国汽车产业没有多少女人有王凤英这样的成就。热爱汽车产业的王凤英成功地打破了汽车产业由男性高管一统天下的局面。

  为什么上述这些好故事没有被广为传播?中国汽车公司的掌门人们为什么看上去不太愿意和媒体接触太多?

  中国公司——不管是汽车公司还是其他公司——如果想要在国外市场立足并发展,他们应“由上至下”地进行市场“营销”:首先“销售”他们的掌门人和公司的故事,然后才“销售”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中国企业不应只注重品牌和具体产品的营销,而应同时注重公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看看在华的许多跨国公司就知道,他们在中国获得成功,很重要一方面是他们将品牌理念推广到了中国,将全球产品做了中国本土化改进,并让他们的高管成为其品牌在中国的形象宣传大使。相反,中国的许多公司高管,他们和媒体间似乎保持着很远的距离,且似乎在回避参加一些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和媒体零距离交流的活动。如果中国公司想要在中国本土或海外市场获得成功,一些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想法和观念就得快点改变。

  Ash Sutcliffe 英国

  英国Automotive PR 汽车公关咨询公司中国业务开发经理。他自18 岁来华,现定居中国,曾于2006 年创立汽车行业网站“中国汽车时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