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的哲学 大众up!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车,大众up!,量产车,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28 17:50
没有悬念的亮相
这个理想终于被大众up!忠实再现,而且恰到好处。从概念车space up!到量产车up!,外形的变化不大,给人的感觉是大众的思路从一开始就十分清晰,不像雪铁龙或者标致的天马行空,也不像通用的不着边际,up!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为量产而设计。只有两点没有被大家猜对:一是最终没有采用对开车门这个超前设计,二是最终没有采用lupo这个经典的名字。
因为成本和结构没有采用对开车门,完全可以理解,但没有延续lupo这个名字,有点意外。因为大众在复活经典车系的时候常常把车名掐头去尾来命名概念车,比如Scirocco在概念车阶段叫IROC。而up!不但是lupo中间的两个字母,而且从定位和尺寸上都是lupo完美的继承者,可大众在最后阶段放弃了延续lupo这个名字。
得来不易的空间
up!这个名字多讨巧、多时髦,不但是英语里组合最多的介词之一,而且一扫前代不那么成功的阴霾。作为大众重返A00市场的新武器,up!车长仅3.54米、宽1.64米(不含后视镜)、高1.48米,是最小巧的四座车之一。其总长包括了超短的车身前后悬和超长的轴距(2.42米,仅比新polo短5厘米)——这样的车身布局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小巨人”——大众如此称呼up!,不要忘了当up!还是概念车的时候被命名为space up! 。小车大空间一直是工程师在这辆车上所追求的。紧凑型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大大前移,加上全新设计的驱动装置,造就了该车卓越的空间利用率。虽然是一款小型车,但驾驶员和前后排乘客同乘一车却丝毫不显局促。
251升的行李箱容积也大大超过一般小型车的标准。当后座完全收起,up!的储物空间可增至951升,而且承载面几乎是平的。就内部空间而言,up!确实是小型车中的巨人,在有限空间里创造更大的使用率是up!的核心理想。
大,不是唯一的审美
反观中国的汽车市场消费者长期以来相互搀扶着走向一味大车化的极端,据说就连宝马新3系都要加长了。一方面,中国的城市人口密度大,很多人在买车之前都至少吃过10年挤公车或者挤地铁的苦头,难免留下心理阴影。买车的时候,也就是第一次有了出行空间选择权的时候,或多或少有一种释放的需要。
具体表现为:钱都花了,买就买辆大车,一定要后座可以跷得起二郎腿,一定后备箱能并排装3个高尔夫球包。如此一来,汽车生产厂家也忙不迭地纷纷推出更大、更长、甚至生硬加长的车,再配以行政版、豪华版,尊贵版等等名号,迎合消费者不切实际的需要。
up!的动力系统同样十分出色,我试驾的是1.0 排量60hp的手动版本。首先这个3缸发动机的平顺性出乎意料,要说竖起个1欧元的硬币不倒那是胡扯,但如果不说,根本无法察觉和4缸机有什么区别。其次,动力输出充沛而又平顺,带动up!这个小巧的车身游刃有余,虽然不能用来“豁街”,但日常使用完全够用。这台1.0的发动机(EA211)有2种不同版本:输出功率分别为60hp和75hp,如果还不满足,up!还将会推出高性能的GT版本,供那些骨灰级的小车爱好者把玩。
更低的排量带来的是更环保的排放。up!的综合油耗为百公里4.2升(60hp)和4.3升(75hp),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不超过每公里100克的限值,符合欧5排放标准。up!还融入了多项蓝驱技术(启动停止系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低滚动阻力轮胎),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的保护。
未来出行方式
又小、又好开、又环保,up!开启了未来的交通出行方式。在个人交通受到越来越多限制的时候,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如何对环境负责。大众的任务是为消费者提供既符合现实要求,又具有视觉吸引力的产品。up!能否完成这个额外任务呢?
从正面看,前端保险杠的线条使up!呈现出一个笑脸,其大灯在视觉上仍然非常突出。从up!到辉腾,前脸设计上均遵循相同的风格:造型醒目的水平线条、连成一线的格栅和大灯,这些设计元素在宣称他们出自同一家族。
从侧面看,车身表面和凸凹有致的车体外形成为up!外观设计上的显著特色。侧梁上方一道微微内陷的凹纹突显了车身表面的流畅之感。除轮罩和侧窗轮廓,车身侧面看不到任何接缝或棱角。up!的车窗下边缘与发动机盖以小角度完美连接。车尾三分之一处,一条向上的线条与后轮和C柱的线条相呼应。
大众的思路就是这样简单,一个长方盒子砍掉一个边安上4个轱辘还能跑,那就叫艺术。其实那叫哲学,我的德国兄弟们。没错,你们造的车又耐看又好开,但是很难让人一见钟情。最后一款让人过目不忘的大众车应该是1998年的甲壳虫,此后大众一直倾心于制造各种性能优异的盒子。所以只有深爱大众的人才会喜欢up!的造型,up!不是那种像mini或者菲亚特500到处沾花惹草的小明星,而是一副……怎么说呢?少年老成。
我们能否适应小的美
up!在欧洲的售价是9800欧元起,折合人民币8.6万左右。而且还在当地市场提供了灵活的汽车信贷政策,定位在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和成熟家庭的第二辆车。在中国市场何时上市、售价几何目前还都是未知数。
我相信这样一个未来:某一天,很多中国人发现up!也可以载着一家人踏上欢乐的旅程;每月油费的支出大大减少;原本很多进不去的车位,up!可以轻轻松松停下;甚至原来拥挤的交通,也因为大车的减少而变得有些流畅。当每个人不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公共空间的大才是真正的大,公共空间的舒适才是真正的舒适。
当汽车消费者从利他的角度去思考,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消费。我们会发现,买小车并非欧洲人和日本人的专利,它更符合中国国情。买小车,必将成为一种时尚,就好像我们不再用免费的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一样,是有素质的体现。
文/李蛮 摄/大众、李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