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案例,教学,地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2 14:39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中地理教学开始提倡案例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增加大量的实际案例来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对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地理;实际案例
引言: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当代教育关注的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课中推行案例教学,对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扩大思维范围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案例教学要求
进行案例教学所用到的案例要能够与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产生联系,教师选取的案例能够反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特征和规律。进行案例教学要与现实教学情况相互联系,教学案例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在学生知识接受范围之内。这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授课内容丰富,包含世界标志性地貌和特色地域,对于高中生来说很多地域和地貌没有切身体会,常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教师用于教学的案例与讲授内容基本一致并且与学生生活贴近,对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二、案例教学作用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通过教学案例能够使学生进入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有更深的体会,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运用案例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案例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路,使书本知识变的生活化,更为具象,更加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这样一来就能够吸引学生们对地理课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走入地理知识的海洋中,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而教师也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1]。
学生在对地理案例的分析过程中需要用到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作为辅助,但是更多的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又加入自己的想法,并将自己对于案例的想法表达出来和老师及同学进行探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本的知识框架之中,而是要发散自己的思维,为了不与其他同学的分析结果相同,就要进行创新[2]。经过这样长期的锻炼,学生将会形成创新意识,并学会利用有限信息进行分析推导的能力。教学案例贴近生活,拉近师生距离,对于教师了解学生性格特点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学生也不会因为对教师产生畏惧而不敢和教师交流,问教师问题。教师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使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们进行教学。而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学习的信心,进而不断提升自己在地理学科的成绩和知识水平。
三、实际教学案例
在高中地理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寻找和选择适合教学的实际案例。例如在讲授城市各功能区分布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用当地的区划为案例,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分析,教学案例既可以举正面案例也可以举反面案例。
无论当地城市区划是否合理,教师都可以将当地政治区划图作为教学工具,教师在讲授了基础的城市区划原则和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们担任本地的“城市规划师”,如果要他们来设计本地城市的区域规划将怎么设计。高中学生年轻有热情,在课业压力下大多都闷闷不乐,而教师让学生们担任一次虚拟的城市规划师,虽然是模拟,但是也能够满足这些青年人“指点江山”的愿望,这必定会激发学生们的兴趣[3]。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提醒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来指导“规划工作”,这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掌控力,否则学生会在兴奋中逐渐的偏离教学主题,甚至会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争论而产生分歧,继而发生争吵影响学生友谊,带来不利影响。
教师也可以通过创造案例的形式,来帮助教学。在讲授地球公转的课程时,师可以让两名学生来扮演地球和太阳,扮演“地球”的学生手里要拿着一个地球仪,教师在教室中确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方位。“地球”在春分日的位置,“太阳”开始对“地球”进行观察,并描述其赤道、南北极的情况,而教师则根据其描述,绘制地球公转的简图。“地球”每移动到一个方位后,“太阳”都要进行描述,“地球”的姿势不能变化,要保证观察的客观性。当同学的演示结束后,讲台下的同学对于抽象的地球公转有了具象的认识。通过教学案例的合理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困难和对策
虽然教学案例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有实施上的困难。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存在难度,教学案例既要有代表性还有贴近学生生活,对教师的考验较大。选择好教学案例后,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将案例融入教案和教学中,这意味着教师不但要重组教案,还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特别在实际教学中,实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教师问题的设置不但考验着教师的引导能力,也对学生提出了挑战。实际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度,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不断进行交流和讨论。这对于地理知识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存在难度,教学不均衡将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效果,对于知识能力较薄弱的学生来说也不公平。案例教学对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难度太大,他们正在适应教学工作,在经验和能力上都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也处于摸索阶段。进行案例教学这种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模式,也许会产生反作用。
案例教学虽然优点众多,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变通,教学方法有许多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相互弥补。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只有根据实际课程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善于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将案例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4]。
结论: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正在得到不断的完善,虽然仍有缺陷,但是随着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家的不断运用和研究下,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认识到,案例教学法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实际,循序渐进的完善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童建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用与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杨梅珍.高中地理课堂中演示教学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苏日念.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J].才智,2013,16:121.
[4]王飞雁.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邹红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