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艺术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心理学,艺术,教学实践
  • 发布时间:2015-01-23 08:39

  【摘要】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各学科的教学工作的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艺术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心理学同样可以发挥其学科的特性,为完善和健全艺术学校教学工作提供很好的指导。研究从心理学在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开展,心理学的运用等多方面对艺术学校心理学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学;艺术学校;教学实践;

  心理学无疑在艺术学校的教学过程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在艺术学校开展的艺术欣赏、情感体验、认知能力方面,研究心理学的应用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应用,可以系统而完整地展现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理,从而完成艺术学校教学过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使艺术学校教学过程更为扎实有效,因而我们应当重视艺术学校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应用,加强其理论探讨和实务的研究。

  一、艺术学校教学的心理过程

  艺术学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艺术学校经验和艺术学校行为的心理学分支。艺术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艺术学校记忆、艺术学校想象、艺术学校才能,以及艺术学校技能的训练和艺术学校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艺术学校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艺术学校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艺术学校学中的一个部分。

  从艺术学校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来看,艺术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智力素质的提高和非智力素质提高的统一。长期以来,艺术学校教学过程曾被片面地认为是艺术学校知识传授的过程,其实艺术学校教学过程是艺术学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即应该提到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其实素质、能力都是建构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课堂上掌握艺术学校知识的本身就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在艺术学校教育所要提高的整体素质当中,知识处于最表层,但也是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学校素质教育,在知识层面上学科分野最为明显,在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教学是艺术学校知识的教学。在获取、巩固、记忆和应用艺术学校知识的过程中,能力活动得到发展的机会;当艺术学校知识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之后,艺术学校知识就内化为能力。在整个的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艺术学校记忆、艺术学校感、艺术学校技能、音响感知、情感的体验、联想想象和艺术学校认知等,无一不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

  感知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感知环节是教学的第一步。感知乐谱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开端,特别是学生通过感知来了解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任何动作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仔细观摩教师的示范动作,需要感知来控制自己的动作,校正不正确的动作,感知是艺术学校进行艺术欣赏、学习的必要条件。

  艺术学校教学过程具有阶段性,大到整个学校艺术学校教学,小到某个教学单元、某节课时,不同课时段的艺术学校教学过程其衡量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时间段越长,艺术学校教学过程越完整。艺术学校教师切不可局限于课时的或者单元的艺术学校教学阶段的孤立研究,而应该将长时段的与短时段的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艺术学校教学的总体任务。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心理发展是有序的,不断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的后期心理品质并不是前期心理品质的简单重复或叠加。艺术学校的艺术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艺术学校教育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艺术学校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二、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

  不能把艺术学校教学过程简单的理解为一般的教学,诸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作曲家在谱纸上书写了许多符号之后并不标志创作的完结,还必须有表演者的演唱或演奏,而后才称得上是音乐而传递给听众。而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作品有很多是集体的创作,并不是某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每一位演唱家或演奏家都是创作中的一个环节。所以,学习他们的演唱或演奏,特别要注重每个人的不同风格。这些风格可以从对乐曲的不同处理上表现出来。如速度上的快慢处理、力度上的强弱处理、演唱或演奏上的技术处理等。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很大的能动性,有强烈的情感活动,在想象、在溶化、在理解。

  在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师生始终是进行着互动的。艺术学校教育过程中,为达到艺术学校教育的目的,根据特定的艺术学校教学内容,师生双方共同进行并相应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其内涵表现为艺术学校教师主导施教和学生主体认识的艺术学校教学活动,即“教”与“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其外延包括艺术学校课堂内外教学活动(含课外、教师备课、学生作业、艺术学校实践活动等),其教育空间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就师生互动方法的结构而言,它是由语言系统、实物系统、操作系统、情感系统所构成的师生双方面的活动系统。语言在各种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都是师生教学信息系统的载体;实物系统包括乐器实物和人工实物,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真实性的特征,是各种艺术学校教学获得直观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在于形成技能技巧,养成行为习惯,发展学生实际应用艺术学校知识的能力。情感系统是指艺术学校教师与学生在艺术学校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所造成的,以引发师生在情感上变化的某种场景和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感知、体验和认识。在各种艺术学校艺术作品欣赏中,都存在着联想与想象,但是艺术学校中的联想有着更特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J][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1-5.

  [3]林崇德,魏运华.试论学校心理学的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01,7:30-34.

  热依拉·热夏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