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快乐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游戏,挑战,数学
  • 发布时间:2015-01-23 08:08

  很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甚至还有学生厌恶它,究其原因是有的学生觉得数学太枯燥,有的学生觉得数学要动脑筋思考,太难,而学生们宁愿去背也不愿去思考。因此,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我们教师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带给学生快乐的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参与游戏活动,在接受挑战中学习知识

  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改变了教师惟我独尊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智的最佳方法,它能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学课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温度》时,我设计了猜温度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类似于“幸运52”的猜价格,只不过把价格换成了学习的温度,老师指定范围请学生来猜温度。如果猜得不对,学生就根据老师的提示“高了”或“低了”再猜,直到猜对为止,请一位同学做裁判员为比赛计时,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猜出来谁就获胜!由于游戏采取了计时的方法,下一个同学要想赢得比赛不仅要找到正确的答案,还要比前面的同学猜得快,参与者只有熟练运用与温度相关的知识,才能最终取得胜利。下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几个人一组自己设计了猜温度的游戏活动,继续比赛。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设计的游戏活动要随着教学要求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这样学生在新的挑战面前才能不断的突破自己,对于数学的兴趣也就历久弥新。如在人教版第七册《四边形》的学习中,我设计了“我说你猜”的游戏来深化学生对各类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在人教版第七册《测量》的学习中,我根据小学阶段学习的五个长度单位设计了五指山的游戏对五个长度单位的长短变化、进率进行练习。

  二、用生动的故事贯穿数学课堂

  孩子喜欢听故事就像喜欢吃糖果一样,从故事中孩子们能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并从中懂得善与恶、美与丑,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将讲故事运用于数学课堂。

  在学习8的乘法时,我就编了小猴摘桃的故事。话说猴王孙悟空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之后,小猴们每天无忧无虑的在森林里玩。一天,两只小猴在森林里捉迷藏,一只小猴在前面拼命地跑,突然一棵大树挡住了他的去路,他抬头一看,好大一棵桃树呀,桃树上挂满了桃子。它高兴地叫了起来:“快来呀,这里有好多桃子”。它跑上去就摘了8个桃子,后面的那只小猴也跑过来摘了8个桃子。它们俩一共摘了几个8个桃子?两个8是几个?学生们很快就回答,两个8个,两个8个是16个,生动形象的引出了一八得八,二八十六。接着跑来的猴子,想和别人摘的桃子一样多,都摘8个,就这样顺利地学习了8的乘法。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在听故事中轻轻松松的学完了8的乘法,数学计算很自然的融入其中,学习效果非常好。接着,还可以编分桃问题,让学生解决分桃问题,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体验数学知识的作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研究报告中称,中国学生的上进心强,实践能力弱。我们的孩子基本知识比西方发达国家同龄的孩子强,但为什么实践能力却如此之差呢?原因在于我们的学习缺乏生活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生活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让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自然紧密结合。

  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这一课我设计的教学地点是在学校操场。学生在操场上分成四小组,每组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作为自己组的目的地,但各组不重复,组内先交流本组应该站的位置和方向,根据老师发出的指令,4个小组要跑到各自选择的方向站好,找得又对又快的小组取胜。为了找到本组正确的位置,同学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同学拿出指南针,先确定南边,然后找到自己小组的位置;有的同学看太阳,早上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找到东边,然后在找到自己的位置;有的找到学校墙上标示的东南西北方向之后找到自己小组的位置;有的同学根据树叶的背光面和迎光面生长情况不同找到了小组的位置。由于学习是在熟悉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以后学生很自然的会将认识方向的方法根据需要灵活的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教师还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例如学习《元、角、分的认识》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超市购物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元角分的换算和人民币的运用。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体验了知识的运用,对于所学知识自然印象非常深刻。

  四、教法求新求变,紧扣热点

  千篇一律的方式谁都会感到厌倦,教师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经常变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知识动态化。通过实践操作,对实际事物进行感知性操作,也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知识动态化。例如教学《认识时间》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时间的变化动态化,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数学的各种数量的变化过程。

  2、巧借学具。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借助学具,用长短不一的小棒摆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学生动手实践,通过不断试验掌握知识。

  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引进趣味数学题,利用数学竞赛中的趣味应用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引入猜迷语,编数学儿歌,利用古诗、对联中的数字关系来学数学的方式,还可以运用巧设问题,由打台球引入角的度数等多种教学方法。

  4、紧扣热点,引进当下流行的元素。例如在2007年《幸运52》成为央视最具知名度的品牌栏目时,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温度》时,我设计了类似于“幸运52”的猜温度的活动;在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最火爆时,我设计了数学课上的《快乐大本营》,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在《天天向上》备受欢迎时,将《天天向上》引入单元总复习中,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体会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这些具有当下流行元素的教学方法和活动,由于紧扣热点,很自然成为了数学课上备受学生喜爱的环节。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带给学生快乐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时,学习数学就不那么难了,他们也就真正的成为了学习数学的主人!

  李红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