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维修,课程,一体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2 15:47
【摘要】作为职业教育机电专业的技能课程之一,摩托车维修技术侧重电工基础课与机械基础课到专业技能课之间的过渡,这对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大有裨益。对于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教学而言,实际操作的重要性不容置喙,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相较于一般技能课程而言都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发展对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趋于攀升,这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方向。本文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出发,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中的实施展开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1.引言
实际操作是摩托车维修技术实用性体现的重要方面,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意识与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的应用应当从教材内容安排和课程特点出发,完善整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案实施突出技能教学的应用性特征,避免教学过程的盲目性。生产、管理及服务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宗旨,而摩托车维修技术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应当在教学设计中有所体现。教学效果的取得与教学模式之间有着必然联系,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特点和教学性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将实训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是当前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特点及教学内容设置
2.1 教学模式特点
2.1.1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从以往摩托车维修技术教学过程分析,在教学理念与资源的束缚下,教学过程过分偏向于理论化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占据比例较小,实践和理论的脱离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难得到训练。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渗透是对技能课程实践性教学特征的有效落实,通过实训室的建立引导学生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自身实际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是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在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方面的重要体现。
2.1.2 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点内容,从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方面侧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融合,明确维修技术教学的基本思路,于反复的实践训练中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2.1.3 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实训室建设所要突出的内容,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环境当中,且对于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实施实训教学也是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参与实训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摩托车维修技术的应用过程,从故障检测和排查中掌握摩托车维修的要点,这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过程。
2.1.4 与专业实践性特征相吻合
从具体专业实际情况出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并非盲目借鉴,而是通过技术检修的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这一专业实践性特征显然并非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能够达到的效果,对于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导向意义。
2.2 教学内容设置
实用性与针对性是摩托车课程维修技术教学在内容设置方面需要尤其关注的,其中实用性突出体现在故障类型分析和学习任务布置方面,而针对性则是侧重于学习情境的设计。实用性与针对性的结合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效益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更加有利于专业型及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从原理、结构、动力路线、拆卸安装以及故障判断等方面入手,明确摩托车解体的顺序、机油泵和气阀的记准方向以及具体安装程序,通过实际结构对比加深学生对摩托车技术维修的理解。
3.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3.1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是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典型实训任务的设计和安排构建更加科学的任务导向行动体系,在情景教学设计中突出工学结合的模式要点。教学项目正式开始之前,课依据实际的企业工作流程,以客户报修为例构建典型的教学案例,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为有效。将岗位任务分配至个人,依据具体的构造原理来对摩托车故障问题进行检修,这一过程中需要由学生自我操作完成。从企业流程来规划实训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岗位责任意识的形成,更加有利于学生技能发展。
3.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可表现为接受派工的形式,教师在对其进行操作指导后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并将其交付给“客户”。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故障设计需要与企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故障相吻合,实训过程中可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寻找故障解决措施。比如关于摩托车修理中的解体和安装环节,需要明确各个工具和关键部件的使用要求,以避免拉毛或是碰撞等质量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在一些精密部件使用方面需要尤其细致和谨慎,在实例教学指导下明确关键零部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的注意点,在按章操作的指导下提出工具使用的各项注意内容,杜绝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省时省力而走捷径的做法。针对特定的故障现象对故障原因进行排查,由此而成的内容编排不仅与实际企业工作环境相吻合,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维修技巧,提高技能训练的实效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校外教学与校内教学,其中校外教学是综合技能培养的体现,至于校内教学则更加倾向于学生单项技能等基本功的内容训练。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不仅促进学生实践品质的提升,且对于操作技能的灵活性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是完善学生专业技能岗位训练的关键所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趋于攀升,真正将工学结合的内涵在技能课程中渗透是当前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突出实际操作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摩托车维修技术教学而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突出对学生实际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摩托车维修技术课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这一模式与职业教育规律相符,有助于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目标的实现。
郭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