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创新思路探索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创新
  • 发布时间:2015-01-23 09:08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党的指导理论的内在要求、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高校学生的群体特点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有所创新。通过拓宽宣传平台,搭建移动互联网宣传载体,健全机制,建设队伍,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创新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颠覆了传统,重构了未来。高校党建工作也在互联网社会的浪潮中步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水平、方法直接决定了党建工作能否引领、服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吸纳、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秀人才。高校要巩固近年来的党建工作成果,就要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创新思路。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的必要性

  1、是党的指导理论的内涵要求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我党的一大法宝,也是我党鲜明的理论和实践特色。在第二十二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要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高校党建的根本性建设,抓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作好高校党建工作,搞好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党组织面临的急迫任务,需要认真加以探索。

  2、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90后特别是95后高校学生的迫切需求

  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3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利用手机、IPAD,电子书上网获取信息,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已经是一种主流现象。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在参加、参与社会活动、情感表露、思想交流等方面,有着主动接收、乐于参与、积极参加的新潮思维和激情。利用随手可用的无线网络、3G/4G通信网络,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创造信息,可以自主参与创造,自由进行交流,交换思想,发表见解。这样的形势,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而言,非常有挑战性同时也极具机会。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的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设计原则。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既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95后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要符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设计原则,探索出一条科学、易行、高效的党建之路,打破时间、空间对原有传统方式的拘束,从而实现打通时间、空间的通道,让党组织的关怀时刻温暖到高校学生,让高校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向党组织靠拢。

  2、从党员发展到后续教育,完成系统工程的探索。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员的培养、党建工作的开展更是系统工程。运用移动终端手段对高校党建工作进行全过程技术支持,有利于在开放的环境下拉近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特别是与高校学生之间的联系。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对于党员的全程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创新思路

  1、积极主动,广泛拓宽党建宣传平台

  面对国内外严峻的政治形势,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党建工作,广泛宣传党建工作。从单纯的党课、党校等形式,转变成形式多样的活动;从注重理论学习,转变为由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过程。让党务工作从课堂走向宿舍、走向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打造思想教育引领平台、学风建设引领平台、宿舍文化引领平台、文明行为引领平台、自我管理服务平台[1],来塑造“重思想、重学习、重文化、重品行、重潜力”的五位一体党建成长平台,起到“促进步、促提高、促和谐、促文明、促成长”的党建创新推动作用。

  2、融入网络,加快创新党建工作载体

  移动互联网对于高校学生的已形成全方位全天候包围态势,合理并及时地搭建移动互联网党建平台,对于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迫在眉睫。建立班级党建QQ群、微博、手机党校,及时跟进讨论党中央的路线政策;开展党建APP设计大赛,引导学生们自主开发所需应用程序,并在学生中掀起学习热潮;合理建设学校、学院党建网页,使其更好地适应手机登陆、IPAD登陆的需求,便于学生与党组织可以及时联系,如提交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材料,反映党建问题等;将党建手册、党史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进行开发编写为电子书,便于学生通过手机、Kindle等电子书阅览工具进行学习。在整体搭建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时,要突出服务功能,充分体现党建特征,应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设计和日常维护与更新,使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得到提高,工作效果得到加强[2]。

  3、健全机制,推进建设党建工作队伍

  移动互联网时代,多元化意识对高校学生产生了消极的误导。然而,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者面临专职人员短缺,党建工作由辅导员同时兼任。辅导员由于同时承担着学生事务工作,琐碎而又复杂,对于党员的教育形成了“重发展、轻培养”的局面,也就是说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基本上可以做到严格入党程序,但是在学生党员的后续培养方面做得还不够。另外,由于部分辅导员对于网络技术不熟悉,导致在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党建工作时比较吃力,更不用说进行创新。因此,唯有健全高校党建工作机制,推进建设党建工作队伍,及时地对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培训,才能更好地推进党建工作[3]。

  参考文献:

  [1]张俊燕,曹光远.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实践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2]顾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信息立体化平台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12卷第16期.

  [3]代武社,凌日飞.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路径之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13年第14卷第1期.

  刘秀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