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书育人是老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那么,政治老师如何做到教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呢?爱心是前提,耐心是根本,细心是基础,信心是动力,诚心是关键。
一、爱心是前提
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只是个“奶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的本职工作,与自己毫无关系,如果花费精力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既费口舌,又耽误教学。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要知道,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每一位科任教师团结一致,紧密配合,教育才行之有效。陶行知先生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心是当老师前提,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心就谈不上教育,没有爱心就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要能够把爱像阳光和雨露一样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为学生排忧解难,无论学生贫富贵贱,还是优秀学困,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只有时时处处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才能够赢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当你用心去爱学生的同时,你也换来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拥护,这样你和学生之间更利于沟通,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工作才开展的一帆风顺,不但不会影响教学,反而会促进教学,更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二、耐心是根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胜利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象山间小径一样,这条路有时先折回来,然后伸向前去;象山间小径一样,走这条路的人需要耐心和毅力。累了就歇在路边的人是不会得到胜利的。”因而,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不急不躁,不简单粗暴,不要出现“三言两语”、“草草了事”现象。要能够心平气和,冷静地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能够深入的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耐心地去开导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解决好学生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后进生和问题学生的教育更不能图间取巧,朝三暮四。要想“浪子”回头,“走上正路”,不是靠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要相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细心是基础
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要想了解他们的内心动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蜻蜓点水”,更不能“走马观花”。这就需要你:勤到班级中转转,勤到学生中走走,勤找学生问问,勤用心想想,做一名细心的老师。只有你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洞察心理动向,才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培根说:“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罗曼罗兰也说过:“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只有你细心观察了解了班情学情,了解了每个学生,你才能够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了细心,你就有了“战前侦察兵”;有了细心,你就就能够避免工作中的差错,少走弯路;有了细心,才能够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做到防微杜渐,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你的工作才会做得顺理成章。
四、信心是动力
奥里森·马登说:“如果我们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质,就会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开始做事前,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干任何事情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开头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现象,然后就灰心丧气。然后,一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就把矛盾交给班主任或学校,逃避责任,使自己一身轻松,其实这种现象是当老师最忌讳的,从侧面也反映出一种无能的表现。其原因是动力不足,缺乏信心。信心是前进的动力,是成功的基础,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因为政治老师本身就是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带头人,政治课堂就是学生思想工作教育的主阵地,无时无刻不再对学生做思想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做学生思想工作,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工作态度的反映,不要遇问题就推卸,遇矛盾就逃避,要知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人格的升华。
五、诚心是关键
俗话说:金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是商业之本,诚心是为人之道。为官者诚信,国泰民安;为民者诚信,和谐发展;为师者诚心,众生服也。老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如果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何以服众,因此老师必须为人楷模,言行统一,以诚待人,以诚待心,为学生树典型,为学生做表率。诚心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诚心是为人的起点,诚心是成功的桥梁,诚心是连接师生的纽带。只有你诚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心换心,师生之间才能心心相通,心心相融,你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护,因为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而我们老师的就是教他们学做真人的典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爱的奉献,教育是“心”的贡献,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端正态度,尽“心”尽力,有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回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