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赛车产业应该如何后来居上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国内赛车,F1,卡丁车
  • 发布时间:2012-09-06 13:55

  “人比人,比死人。”热衷汽车运动的香港车迷,对内地车迷又嫉妒又羡慕,香港连仅有的一个小型卡丁车赛道都因为一个意外而关闭,遑论拥有一个国际赛车场——这是香港车迷一直以来的梦想,但这梦想似乎距离现实越来越远。

  中国内地的汽车运动起步比香港晚数十年,却比香港进步得更迅速更完美,如今,内地已经建设了十二个赛车场,其中七个更成为FIA(国际汽联)所认可的国际赛车场,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赛道水平可举行F1,每年吸引近400万人次观赏赛事,营业收益每年更超越100亿元人民币。

  笔者记忆所及,内地赛车运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年的珠海街道赛简直万人空巷,盛况空前。1996年11月珠海国际赛车场的开幕盛会,笔者亦有幸参与。回想当时,珠海赛车场的设备及配套并非完美,但总算踏出了开始的第一步。16年后的今天,珠海赛车场在众高层领导的带领下,已经鹤立鸡群,出类拔萃,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赛车场,来自欧洲的勒芒洲际系列赛也连续两届落户珠海赛车场。这对中国汽车工业、市场及赛车运动发展是再次的肯定,更为中国赛车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最值得庆贺的是,中国境内的赛车场,不仅能独立运作,完全不需政府资金支持,如果经营得当,要赚钱亦毫无难度。

  经营赛车场到发展汽车运动,从某个角度来看,亦仿如经营一盘大生意,既要着眼于目前的赚钱能力,更要具备长远眼光,并且能适时地制定长期发展策略,维持及提升赛车场的服务水平。安全措施方面,要令赛车场的整个管理团队,能够认同赛事安全的重要性,对任何一个可能会影响车手及观众安全的小小环节,都不可以掉以轻心,务求全部有关安全的硬件及软件、一切会影响到人命的事宜,都要认真地一丝不苟去弄清楚,制定并执行每一个有关安全的措施。

  当务之急是培养及训练赛车场运动所需要的人才,毕竟赛车事业在中国乃新发展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持这十多个赛车场的运作。众所周知,一场正统的房车赛事,单是赛道裁判(TrackMarshal)就需要动用超过一百个之多,还要令这一百多个赛道裁判能够自动自觉发挥工作上的最大功能,实际执行上确实不容易。但行内人士都知道,赛道裁判的素质不但影响整场赛事的顺畅性,严重的会影响整个赛事的安全。除此之外,赛事的医疗队(ParamedicTeam)是整个赛事的后盾,绝对不容忽视。若到发生了意外才去检讨扶正,已经为时已晚。

  现在,刻不容缓地需要设立一个可供赛车工作人员的统一训练的中心,由各市政府机构统一处理,既可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予各城市甚至乡村的年轻人,又可为赛车运动的发展奠下良好的基础,保障参与此项运动的赛车手们的安全,令赛车运动能够更稳健地发展,与国际接轨。

  莫裕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