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动车现状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电动车,香港
  • 发布时间:2012-09-06 14:58

  香港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地域狭小,以短距离交通为主的城市,从表面条件看来,是非常适合推广和使用电动车的。

  自香港自行研发的电动车MyCar开始,到三菱i-MiEV、美国的Tesla、日产聆风以及雷诺电动车Fluence Z.E.,愈来愈多设计成熟的电动车在香港市场发售。同时,亦有商用车营运商准备引入电动车辆,包括福特和菲亚特在内等品牌已有电动商用车到港。

  虽然选择已不少,但若看日常大街小巷的路面交通,似乎并不多见电动车的影子。根据政府给出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在香港共有11款来自六个国家的电动车在路面行驶,数量超过310辆。事实上,目前大部分使用中的电动车都属于个别相关单位如电力公司、机场或政府部门,真正由私人拥有的电动车并不多,为什么电动车在香港并未流行呢?

  当然,第一个原因是电动车并不便宜,即使得到香港特区政府的税务优惠,电动车仍比传统内燃机动力汽车要贵不少,例如雷诺Fluence Z.E.售价港币388000元,比同级大小的丰田凯美瑞高出达十万元。使用电动车的基本投资额仍大大高于发动机汽车,这对于一般用车的老百姓是不小的负担。

  其次,大部分香港人住在高楼大厦,住宅的电源不能为电动车充电,而停车场又未改善,大多都未配备充电设备,因此根本不可能使用电动车,就算能解决住宅充电的问题,香港的电动车充电站仍不足够。特区政府表示,于6月底前完成安装500个电动车充电设施供公众使用,连同已安装的标准充电设施,全港将有约1000个充电点,但都集中在一些商场的停车场。而且最重要的快速充电站,全港目前只有五个暂时提供免费充电。换句话说,除非用车有固定的行车路线和充电站设于附近,不然在香港使用电动车随时随地有缺电之虞。

  同时,由于普通的香港家庭对用车的行驶距离并不长,也就是说油费的消耗并不高,就使用成本计算上,使用电动车节省下来的油费并不足以弥补较高的车价。而且香港车主大多数使用一台车的期限不超过六年,而在此期间的使用成本,电动车不见得低于内燃机车辆。

  最后,由于香港使用电动车的时间并不长,关于电动车的维修保养费用以及易手价值的估量都不明确,使用电动车究竟要花多少钱及其保值能力都成疑问,这些也是一般人对电动车望而却步的原因。

  其实若要推广电动车,政府的鼓励政策实在不可少。率先尝试者应该得到一定的优惠,让他们作为首批成功的样板,才能吸引后来者,并使普及化的过程尽量缩短,配合愈来愈成熟的电动车产品,才能使这个车种成为真正融入民间的交通工具。

  林健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