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比亚迪秦,脚和踏板
  • 发布时间:2014-05-05 15:40

   给老百姓普及环保节能车还得靠自主品牌,因为价格的优势在那摆着,比如国内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比亚迪秦,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8.98万和20.98万元

  乍一听花20万元左右买辆比亚迪谈不上划算的买卖,可账还要接着往下算:国家补贴3.325万元,地方补贴和国家差不多,在未明确补贴细则的地方比亚迪会自掏腰包3万元垫付,今后多退少补,实际需要消费者的花销只有十二三万元。要是再加上一些省市对节能环保车的扶持政策,比如上海免牌照费、北京设立单独摇号池,这笔买卖就越发显得实惠。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到秦在冲诸位放电了?

  我们还可以继续算日后使用的账。工信部公布的秦的百公里油耗为1.6升,这并非实测的结果,也不是指当电动机和发动机共同工作时的油耗,而是根据国际上对插电混合动力车的惯例,通过车主用纯电驱动和需要发动机工作的比例采样,用特定公式计算得出的。也就是说,经过长期使用后,多数车主平均每百公里需要消耗汽油1.6升左右。

  当然,想让秦工作在只用电的理想状态下也并非不可,只需要每行驶70公里为它充一次电。磷酸铁锂电池来自比亚迪自己的电池厂,虽然能量密度不如锰酸、钴酸锂电池,但耐高温和稳定性好是突出的特点。电池蓄电能量13千瓦时,相当于每行驶70公里消耗13度电,每公里的电钱不足1毛。摆脱充电桩的束缚是秦有望大规模走进家庭的一大优势,它只需要拉个接线板到车旁,220伏的民用电即可用来充电,完全充电时间也只需要4小时。

  当电量低至极限时发动机开始启动,它一方面参与驱动车辆,另一方面通过发电机给电池充电,此时秦的工作状态和我们熟悉的普锐斯相似。内燃机动力系统由1.5升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6挡双离合器变速箱组成,与电动机协同工作提供高达295马力的系统最大功率和479牛·米的系统最大扭矩。

  上面两个数字表明秦一定会在加速性能上有不俗的表现,厂家特意安排的0~100公里/小时体验也证明了5.9秒这个数据没有掺杂水分。不过真正令我惊讶的是在如此强的扭矩下这款前驱车竟然没有出现明显的扭力转向,看来厂家在调校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但这并不足以打消我对动力系统与车身刚性、底盘和刹车性能匹配度的疑虑,在和工作人员交流时得到了“有这个能力并不代表一定要用足”的回答,我给各位车主的建议也是对5.9秒浅尝即可。

  实际上我倒很希望厂家能换用1.5升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得到的结果是少了个吸引眼球的卖点却多了不少安心和踏实,而且平顺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现在的1.5TID噪声和震动都过于明显了。同时我相信即使换用1.5升自吸机动力也足够用,因为就算只使用电动机,秦也已经是辆足够快的车。

  “电门”的响应非常快,脚和踏板接触上的瞬间车速就有变化。恒定的加速力道很像是大马力CVT车型,只是没有任何噪声和振动。刚接触时的体感加速度绝对超出预期,甚至会给人带来些眩晕感。依经验而言,秦在纯电动模式下的加速能力和2.0T汽油车有得拼。与出色的动力表现相比,秦更让我喜欢的是行驶中的安静、顺滑,这在以往比亚迪的汽油车上是找不到的质感。也正因如此,虽然秦可以通过旋钮手动让发动机参与工作,可超过90%的试驾时间里,旋钮都指向了纯电动模式。

  秦的驾驶性能与过往相比也有提高。除了头段偏软的刹车踏板需要稍微适应下外,转向机和车身动态都挺容易控制。很轻松就上手,跑快点也没什么别扭的地方,开着不缺乏控车信心。位于后桥上方的电池组使车重达到1.7吨的同时也让车变沉稳了,直白说就是压得住地,高速不飘并且体感路面上的起伏变平缓了。

  我前文中关于发动机的想法被厂家否定了,个人推测原因是要拉开档次:要是再出价廉款的秦的话,刨除政策补贴后一定会挤压自己汽油车型的市场。从秦的装备水平来看厂家一定是要它显得更高档:安全方面标配ESP等一系列电子辅助系统,全景影像系统可随时提供车辆前后左右和俯视的实时画面,全车装有包括膝部和后排侧向的10气囊;舒适性上有3组座椅记忆,真皮座椅带有加热/通风功能,后排可控制多媒体系统;娱乐系统包括8英寸屏幕、数字电视和5.1声道音响等等。另外秦还提供云服务,只要手机能上网,便能远距离完成车辆定位、开关车门、启动空调等一系列操作。

  沟通会上厂家告诉我们,秦只是他们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的第一步,并描绘出未来“放电”的宏伟蓝图:今年底名为“唐”的SUV将上市,它使用轮边电机;后年会推出E9,百公里加速提高到可与超跑比肩的3.9秒。这些光是听听,就会让汽车业内人士不明觉厉了。

  撰文:赵斌

  摄影:俞昆16

  设计:张英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