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情感,培养,情境,形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0 13:30
摘要: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走入了“误区”,人们仿佛只注重“升学率”“优秀率”,功利性的“教”、“学”重在一味的分析讲解,学生成了装载分析要点的容器,实在是语文教学的莫大失误。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审美过程,许多美文佳作都是作者精心营造出来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学生在一个有血有肉的情感空间中,去领悟作品中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情感,培养,情境,形象,想象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倍受世人的重视。但语文教学也走入了“误区”,人们仿佛只注重“升学率”“优秀率”,这就促使教学者片面的去追求“高效速成”,因此功利性的“教”、“学”也便成了教学的全部。那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不在拥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味的分析讲解,学生成了装载分析要点的容器,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品味、领悟文学的整体魅力;这种急功近利和盲目追求“高效速成”的做法,实在是语文教学中的失误。
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好的情感熏陶,让学生感受艺术形象,接受美的陶冶,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思想感情,从祖国的语言积淀的文化精粹中吸取民族的精神力量,养成民族气质。
一、创设情境袁引发情感
儿童心理内部蕴含着的学习主动性,经激励可勃发,经压抑也会泯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创设意境,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生的动机。
教师要善于进行情感调动,要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我们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做一个能够沟通师生情感的“交流型”教师,而不是那种刻板的“工作型”教师。教师要在学习、思想、身体和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处处想着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爱”是教育工作的润滑剂,是建立师生正常关系的桥梁。教师以满腔的热情去喜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学生对老师也去尊敬,发自内心的喜爱,并且还往往因人而异,迸发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创设意境,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生的动机。如学习《大自然警号长鸣》一课,在惊涛骇浪,杀机四伏,危机四伏的《十面埋伏》曲中,开始痛心的陈词:一九九六年六月,一位深受环境污染所害的青年致信当时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他说道:“我的家旁有条河,在老人的故事中,它曾经碧波荡漾,鱼跃蛙鸣。可从我出生起,所看到的是名副其实的令人窒息的排污沟。就是这条曾经养育了两岸世世代代的母亲河,几十年的时间,几十年哪!己置于死地。不知我们的后人,还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吗?还可以看到湛蓝的天空吗?还能高唱‘一条大河波浪宽’吗?”因此许多仁人志士大声疾呼:请保护我们的家园,爱护我们的地球吧!大自然已向我们敲响警钟,写下课题——《大自然警号长鸣》。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或运用生动语言配于乐曲;或设计问题情境,设计悬念;或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渲染气氛,让学生顺利进入角色,内心产生不可遏制的情感期待,自觉进入教学情趣中。
二、再现形象袁强化情感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情并茂富有情趣,有的展现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的歌颂英雄人物的人格力量美……如果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利用电教媒体,去再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那么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因为只有通过形象感染学生,让学生真切理解课文内容,儿童的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如教授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时,运用多媒体,通过对霞光、都市夜空、沙滩等景色鲜明形象地再现,抓住了夏夜海滨的风光,描绘出一幅幅流动变化着的画面,从而感染学生,增加美的享受。
三、展开想象尧丰富情感
情感是以感知和想象为基础的,想象能够帮助读者深入意境,体会情感,发掘内涵。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多媒体勾勒出中心人物——“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第一幅图于勒身着奇装异服,头发卷曲,一幅花花公子的模样;菲利普夫妇只有一个眼神,满眼喷火。可想于勒在糟蹋钱财时,他们的那种怨恨,市侩形象,栩栩如生。第二幅画面:于勒来信成为富翁,于勒摇身一变,头戴礼帽,手拄文明棍,西装革履,完全一副绅士风度,菲利普夫妇怎样呢?通过想象,完全沉浸在“福音书”中,逢人便讲于勒善良、有良心。第三幅画:发现老水手就是于勒,画面中于勒变成了一位衣衫褴褛、头发凌乱、目光呆滞的乞丐形象,菲利普夫妇怎样呢?不难想象,吓得掉头就跑。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理解越深刻,情感就越强烈。最后教师不妨大胆想象,假如在船上,见到于勒成为百万富翁,情况会如何呢?想象能使读者和作者身同此境,人同此境,为人物的喜而喜,为人物的忧而忧,丰富学生的情感,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深入挖掘尧升华感情
读一篇课文,不要只满足于笼统的感受,要深入体会,从具体情节去领悟,去深入挖掘,从而有更多的收获。如《麦琪的礼物》一文,杰姆的金表和德拉的头发是夫妇引以自豪的东西。夫妇俩彼此想的,都是要给对方最大的快乐,他们的爱情到了极点,都用自己的圣诞礼物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情。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相信拮据的生活只是暂时的,在艰苦的岁月中,夫妇俩表达了至深至真的感情,爱情的幸福填补了经济的贫乏,幸福的爱情给了他们以开创幸福生活的无穷力量,所以作者要“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的聪明来自最纯真最热烈的爱。
五、张扬学生的主体性袁激活学生的情感
阅读教学的前提与关键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是学生个性情感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情感稳定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上,使激发培养的情感处于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状态。情感具有极大感染力,良好的情绪和情感能使人点燃智慧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健康的情感去认识和感知世界,并在情感力量的推动下形成积极的联想的想象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而且能借助课文强烈感染力,去陶冶学生的性格,升华他们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的去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之中,去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鉴赏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文/王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