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急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组织结构、就业规划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而大学生就业是家庭、高校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成为高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本文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过分析总结,提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一、领导高度重视袁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展开

  为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展开,领导应高度重视,坚持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坚持以院系领导为核心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密切关注就业。院系可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任课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等为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就业工作会议等形式的沟通方式,部署就业工作,明确各自分工,,对贯彻落实就业工作相关政策和要求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院系需加强对就业工作经费的投入,设立就业专项经费用于就业市场开拓、就业活动开展等,保证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二、健全规章制度袁规范就业工作

  健全规范规章制度和就业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各院系可根据教育部、学校相关就业文件的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就业工作制度。西南交通大学多各院系把毕业生工作纳入到辅导员和导师考核中,并将考核结果与其年终岗位津贴挂钩。对于就业工作表现优秀的老师和学生骨干,在评奖评优中优先考虑,给予表彰。

  三、就业指导专职队伍建设到位袁全程多元化展开就业指导

  就业工作专职队伍的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规范院系学生及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队伍和毕业班辅导员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西南交通大学设立了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及就业指导团体辅导员工作室并加强对其的建设。鼓励辅导员参加校内外就业指导培训,支持辅导员实践教学,鼓励辅导员积极参加就业指导科研工作。

  对于大学生,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全程多元化就业指导。即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目标的学生,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活动。如就业指导规划讲座、企业参观、“一对一”谈话、小群体沙龙、成功校友报告会等,实现对学生的系统就业指导工作。

  四、纵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袁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科技竞赛是反映大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竞赛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有效补充,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载体,是引导大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西南交通大学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如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打造“3S”科技活动创新基地品牌,用于平时学校及学院科技比赛活动的组织报名工作以及各种专业技术讲座的开展,连续多年组织承办智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并取得包括全国一等奖在内的等多项优异成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得到加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它对于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西南交通大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尤其支持与所学专业结合密切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情况,让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动手能力。

  五、拓宽就业渠道袁加强校企合作

  拓宽就业渠道,找准校企对接口是高校提高就业率的重要任务和直接途径,是拓展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平台,应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与企业加强合作打好基础,学校能够根据社会及企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如何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生也能更深入了解社会和企业需要具有何种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一直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为毕业生组织专场招聘会。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训创造条件,拓宽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系,为同学们提高更多就业机会。各学院领导亲自带队走访招聘公司,了解毕业生工作现状以及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与要求,征求用人单位对学院课程设置、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质量,完善教育培养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袁首批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就业

  西南交通大学根据国家新兴产业形势需求和市场需求,探索人次培养模式改革,适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初,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为首批三十所设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

  2010年底,学院组织各系主任、专家修订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2011年5月,物联网工程专业正式在学院成立并面向全校选拔首批学生。为了建好这个新专业,学校和学院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2011年底被列入学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依托教育部修购计划启动重点实验基地建设。学院为专业配备了包括10多名博士生导师在内的雄厚师资力量,在建的物联网工程实验中心和多个配套实训基地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其中包括了2012年1月成立的西南交大--亿道电子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另外,学院对物联网专业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保研、直博)方面政策有所倾斜,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机会。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文/宋方婷,阮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