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合作学习是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有效地把高职生的主体性落实到体育教学之中,帮助其生动活泼、主动自觉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其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的同时张扬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值得我们高职体育教育者的深思。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职体育,教学思路,能力培养

  一、前言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并达到人所能及的最高境界。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培养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是推动体育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高职生能否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能否承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1]

  二、合作学习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误区分析

  合作学习是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应该说高职体育教学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纵观教学整体效果,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与误区。

  1.体育教育思想僵化。重“学习”轻“合作”,合作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放在首位。不少高职教师只是把合作作为手段,认为合作学习的目标就是获得知识,忽视了合作意识的培养与合作技能的训练。[2]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重“形式”轻“实效”,追求表面热闹,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及时机缺乏认真设计,不管内容的难易,也不管有无合作的必要,便盲目、勉强合作,导致合作学习低效,致使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体育教育的发展。

  3.教学双主体没有真正体现。重“学生”轻“教师”,有的教师上课便让学生合作,没有指导、检查,也没有反馈,似乎合作学习就是学生的事,而忽视教师的指导、组织,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混乱局面。比如,不少教师一开始上课,就给几个篮球或其他体育器材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具体什么目标或运动要求都没有,下课时交代体育委员及时把器材交还就结束,等。这样的教学,就连“重技术,轻理论”传统教学要求都没做到,更不用谈合作能力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了。

  三、合作学习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1.设定目标——培养高职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通过合作高效率地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学会理解与尊重。为了使学生做到自觉地、主动地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充分体验到运动学习的乐趣,就要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应确定目标:首先是确立整体目标。需要高职教师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其次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教师应在整体目标的指导下合理分组,根据组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务分配和角色分担。其三确立高职生个人目标。通过目标的制定,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进行自主练习,从而让他们体验达到不同级别目标带来的运动乐趣。

  2.角色定位——指导合理,角色分配与转换灵活。体育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习,以小组或团队整体效果作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这种教学形式更注重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使双边活动变为多边活动,充分开发体育课堂教学体系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增加新的活力,提高高职生合作学习的参与度,把被动学习的“要我练”变为“我要练”的主动学习积极状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高职体育教材和内容将全体同学按运动水平、个人能力、性别、性格等因素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进行分组,并由学生自主根据需要分配练习的角色,并适时地进行角色转换。

  3.创设情境——实现师生双主体的良性互动与交流。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合作的需要,明确学习目标。教师的任务是要营造一个互相尊重、心理相容、关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不论学业成绩好坏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消除种种顾虑,敢于回答问题,乐于讨论问题,勤于探究问题,实现师生、生生多向交流,多边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学会与他人交往。体育合作学习能给高职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更多的交流机会。通过生生间的互相学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立体的合作练习网络。在这样的情景中,无论是体质好坏或是成绩优劣,都能共同分享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体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合理融人群体之中。同时,教师应与高职生积极合作,平等对话,广泛交流,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把握时机——把握合作学习和指导的切入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组练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指导要找准时机,有效启发、诱导学生纠正失误,科学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技巧。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中讲解、示范、修正,以免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对于表现突出的合作情况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和肯定;对于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合作任务的,也应该给予鼓励与肯定,同时给予帮助何指导,以促使其目标的达成。[3]

  四、结语

  合作学习是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为完成现代体育教学目的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就高职体育教学整体而言,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一起去达到一定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高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科学分组,把握合作时机,才能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目标,提升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咱J暂.课程?教材?教法袁2005,(1):30-35.

  [2]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袁2007(7):10-14

  [3]康静萍.论体育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联性[J].体育与科学,2005,(5)

  文/孙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