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获取、理解、整理、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基本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它主要包括独立的阅读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知识掌握的质量和速度,并且扩大学生了解知识的范围。本文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就物理教学为背景,从多个方面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学能力

  如今社会,学生自学能力较低,尤其是对于物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毕竟,“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够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拥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1]

  一、培养自学能力的必要性

  自学能力,是人们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自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能够更充分的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可以减少所谓的补课时间,以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好的效果。提高上课的效率和质量的同时,给学生更多自由时间发展其他兴趣。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势在必行。[2]

  二、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及对策

  1.教师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空间

  学生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很多人都明白这一点,却很难做到,包括教师。很多时候,教师总是不信任学生的能力,担心学生学不好,所以总是自己包办所有的任务,而结果却是学生成绩越来越低。但也许,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比如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而后,教师负责补充说明,做一下总结性的点评,这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式。[3]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以,对于物理的学习,应该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兴趣是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物理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生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了解物理的学科魅力。[4]

  2.1 由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物理知识有很多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2 借用实验演示物理知识,刺激学生的兴趣

  传统课堂往往教师讲、学生听,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实验来传达物理知识。一方面,物理实验辅助教师讲课内容,更直观的将原理展现在眼前;另一方面,物理实验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单纯地教与学难免显得枯燥无味,而且,只会不断的消磨学生的积极性。[5]

  3.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程度有着重要影响。这既是在教学中的第一环节,也是很关键的一环节。

  4.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学能力的养成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有关教学交流的主要场所,自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场所。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所以,简单教会学生当堂课的知识并没有说明教学任务完结,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

  4.1 通过设置有层次性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课堂学习时,设置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自学。问题从现象出发,逐渐加深,最终落到其本质和原理,难度依次增大。一系列的问题既是一种引导,更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4.2 通过课堂小结设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贵有疑,课堂小结巧立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继续思考与探索,自然而然地将课堂知识延伸至课外。如此,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上课的效果;另一方面,则是为下节课内容埋下伏笔,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5.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固有的书本范围和教学模式,而这一改变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5.1 利用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5.2 开展物理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单单对于书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是一种实践操作能力。增加课外实验活动可以在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实验操作的乐趣,诱发他们对于物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5.3 投身社会实践,在实际中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类社会与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物理大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去观察生活,在现实社会认识和发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延伸至社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社会即学校,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们能任意翱翔。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三、总结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洪从兆.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10:13.

  [2]牛善志.科学方法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J].学知报袁2011,03,07

  [3]车立新.科学方法教育与物理教学[N].吉林日报.2010-11-05(007)

  [4]程加松.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N].江苏教育报.2013-12-06(004)

  [5]马占杰.在实践中寻求教学创新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4-01-08(010)

  文/曹冰张,桂菊(通讯作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