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等职业院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0 16:0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量的迅猛增长,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为毕业生就业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中的网络化管理。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量的迅猛增长,这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随之改变,正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迈进。
一、网络化管理成为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
通过课堂、书本对学生进行就业信息的传达,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能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传统方式,信息手段过于单一,导致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信息、政策宣传不够到位、及时。这类因素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局面,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而就业工作管理网络化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平台与可能。
二、网络化管理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优势
1.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流程
耗时长、头绪多、政策性强、动用人力多为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显著特点,利用网络对传统就业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能有效地促进就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建设。对每位毕业生的信息进行录入通过网络系统便于学校对毕业生信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还可以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修改和查询,也可以为学校了解就业状况、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提供依据,对学校毕业生生源分布、专业分布、就业状况等进行分类分析和统计。
2.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网,指导教师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诸如“求职顾问”或“就业指导”的板块,告诉毕业生一些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完善职业形象,了解劳动关系法规,增强自身保护意识,提高大学生竞争就业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就业网络阅览内容丰富、全面的就业信息和最新的国家就业政策和规范,了解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就业知识,并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责任意识,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
通过就业网站,学生可以制作个人简历,实现网上自荐求职,查询自己感兴趣的用人单位的资料,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对中意的单位可以投递电子简历;用人单位也可以浏览学生所在学校的网站,了解学校的概况及专业设置情况,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并通过学校就业网站核对电子简历的诚信度。有意向的双方还可以通过网上面试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接触频率,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重视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建设
重视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建设,提高网络化就业的影响,是就业工作管理网络化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国范围内网上招聘十分活跃,大大方便了学生和用人单位,降低了求职成本,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有效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建设好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网站,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视与加强网络化就业管理的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
在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在不断丰富网站内容,扩充网站功能,实现政策信息发布、网上招聘,指导咨询于一体的功能,设计出结构明晰、脉络分明、内容丰富、灵活快捷、便于访问和浏览的网站主页。就业网站应具备就业指导人员、学生和用人单位互动的功能,实时解决不同对象出现的疑惑问题,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互通,同时也促进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2.建立多级网络就业体系
目前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网络已经与互联网相联,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化的工作模式多仅限于孤立的就业网站发布用人需求信息,真正充分利用就业信息网发挥网上招聘功能的中等职业学校为数不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实现网络化的就业工作方式要以多级的就业工作制度和管理协作方式为根据。建立多级网络就业体系是就业工作网络化的先决条件。
3.建立网上就业咨询服务体系,指导毕业生就业顺利进行
网上就业咨询服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就业咨询,二是心理咨询。许多毕业生对就业市场还不太了解,缺乏明确的目标,自身优势不明确等,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第一次正式踏入社会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就业教师及时了解并加以引导和解决。此外,让指导教师绝大多数学生都关心的问题,建立一个聊天室,现场回答一些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使指导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与学生沟通。指导教师还可以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网开辟一些诸如“心理咨询”等的栏目,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困难和疑惑,指导教师也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开展对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治疗。通过这些方式,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体现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为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信息采集以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提交数据库的功能来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来使工作效率提高,完善企业单位信息管理子系统和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用人单位、毕业生、中心就业网、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已经提供的子系统进行信息发布和相关就业信息的收集,以及对学校内相关毕业生信息的检索。另外学校的领导,在宏观上,也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相应接口和页面对系统内已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把握毕业生相关情况,并可以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培养方向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
5.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者队伍建设
在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中教师则充当着引导与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角色。但网络化的就业工作还需要硬件设施和良好的软件资源以及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队伍才能驾驭。只有具备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和一定的技术开发技能,才能够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进一步开展奠定深厚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证。
文/张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