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糖尿病,高血压,护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1-18 14:52
【摘要】作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而高血压病症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因此,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质量,对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和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体征检测、饮食护理、健康教育、运动指导等方面探讨科学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科学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后第三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高血压的发生率在糖尿病人群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糖尿病和高血压均被认为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提高此类人群的健康护理,改善病人生活状态,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和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本院于2012年7—12月收治17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和综合护理,血糖血压控制得较平稳,保持了相对健康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7月—12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75例,男97例,女78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一级高血压者34例,二级者61例,三级者80例;合并肾脏损害53例。经过良好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2健康护理
2.1体征检测
2.1.1血压监测
糖尿病的合并高血压组微血管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尤以肾病更显著,纠正高血压对防止肾病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其昼夜波动性不明显或无规律性。因此,对患者常规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峰谷变化情况,以此指导用药;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动态变化,防止发生头晕、手麻等体位性低血压而引起的外伤。当血压过高时,及时报告并协助医生帮助患者服药,疏导患者解除其紧张情绪,防止脑血管疾病意外的发生。针对不同病情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如一般情况血压降到<130/85mmHg(lmmHg=13.3Pa),有肾病表现,尿蛋白0.25一19/d时,理想血压为<130/80mmHg;尿蛋白>19/d时,理想血压为<125/75mmHg。
2.1.2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所致的多元醇通路增强和蛋白非酶糖化增加是产生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及时、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根本治疗措施。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为患者监测血糖,至少每周1次,包括每餐前、睡前、凌晨3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参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糖和尿酮,了解患者糖尿病的控制是否达标。理想的空腹血糖应<6.4mmol/L,餐后2小时<7.8mmol/L。目前各种简便快速血糖仪已成为居家环境中病人测量血糖水平的重要工具,护士应熟教会患者或家属仪器的使用方法。
2.2饮食护理
患者应给予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每天钠盐控制在5g以下,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量。禁吃咸肉、咸菜、咸蛋及油炸、油煎食物。血压控制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内,对特殊的病理阶段还有进一步的要求。应注意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每天所需食物的总热量,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饮食习惯,同患者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饮食计划,教会患者在限制每天总热量的前提下,如何在多种食物及蔬菜水果之间变换花样。鼓励患者多饮水,10000~20000ml/日,以达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糖的作用,多吃蔬菜尤其是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增加饱腹感,同时又起到降糖、降脂、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当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或质量较高的动物蛋白、植物蛋白等,每天肉类总量以100~150g为宜,同时可用豆类代替部分肉类。每周进食2~3次鱼类。少吃油炸食品,忌咽、限酒。另外,每天的进餐时间及量需基本固定,防止服用降糖药后因推迟吃饭时间而引起低血糖反应。
2.3健康教育
2.3.1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机构
为了达到预防疾病,维护与促进健康,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的目的,医院丰富的健康教育资源应有效地向院外延伸,可对外健康普及窗口,聘请院内外专家和科普人员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2.3.2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要求专科护士与管床医师配合,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问题,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正确认识疾病、合理用药和康复方面的知识。
2.3.3社区健康教育
为了巩固院内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带动社区全民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我们与所在社区联络,定期到社区开展义诊,为已建立健康档案的慢性病人群进行简单的健康体检,相关健康问题咨询,并在社区组织专题讲座,邀请慢性病人群和社区居民参与,还利用板报、橱窗、横幅、宣传单等,将疾病防治、营养饮食、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知识传播给群众。
2.3.4定期进行随访
对建立慢性病健康档案的人群,定期用电话或寄信的方式与其联络,解答健康问题,指导健康行为,巩固健康教育效果。
2.3.5运动指导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疗法之一,运动可加速血液循环、缓解心脑血管缺血状态,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对增强心血管功能,纠正代谢紊乱大有帮助。运动宜在血糖、血压控制较好且无代谢紊乱时进行,尤以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为宜,运动方式应根据年龄、病情和耐受性而定,我合并一级或二级高血压患者采用散步、骑自行车、爬楼及有氧操等,每天20~30分钟。运动时一般采用轻中等强度,即最大耗氧量不大于60%,简单衡量办法是运动中不感心慌、气短或数运动中脉率不超过170减年龄,防止剧烈运动,以免加重高血压。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健康评估,以达到有效的运动效果,还要告知患者锻炼时随带糖果及疾病卡,学会低血糖时的简易急救。
3小结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有效的护理能够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使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琴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72例的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6(03).
[2]宫凤芝,史辉,浑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1999(09).
[3]李晓莉,毋远春,杜招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指导[J].护士进修杂志,2001(05).
王晓梅 宿州市市立医院内二科 安徽省宿州市 234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