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板蓝根是一种在中国广泛使用的植物药,它的叶子和根部均含有能够抗菌消炎及抗病毒的化合物,是一种应用价值很高的植物药,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保健药,但是板蓝根制剂的不良反应却日益严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争取将其药效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板蓝根;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板蓝根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根。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主治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痄腮,丹毒,臃肿疮毒。板蓝根化学成份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菘蓝根含靛蓝,靛玉红,蒽醌类、β-谷甾醇,γ-谷甾醇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缬氨酸,γ-氨基丁酸)、还含黑芥子甙,靛甙,色胺酮,1-硫氰酸-2-羟基丁-3-烯,表告伊春,腺甙,棕榈酸,蔗糖和含有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等。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常为栽培。本文笔者探讨了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1板蓝根的药理作用
1.1抗病的作用
板蓝根是一种较为广谱的天然抗病毒药物,能起到清热消毒的功效,一直以来,板蓝根都被作为预防和治疗流感、流脑、肝炎、腮腺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病症。据相关的文献报道,将板蓝根抗病毒作用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为细胞水平、胚胎水平、动物集体水平。
1.2抗菌消炎作用
板蓝根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仰制作用。这说明板蓝根是天然的广谱抗菌药物。
1.3抗内毒作用
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很早就有应用。近期有报道称,利用显微镜观察,可以证实内毒素结构形态的变化与板蓝根的抗毒素作用有关。
1.4提高免疫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50mg/kg,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表现为: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脾指数、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有明显对抗作用;显著增强二硝基氯苯所致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增强正常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并明显对抗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但板蓝根多糖体外实验对刀豆素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转反应无明显增强作用。此外,板蓝根多糖还能明显增强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增强小鼠静脉注射碳粒廓清速率。
2板蓝根的不良反应
2.1过敏反应
有报道称一女孩因腮腺炎而肌注板蓝根注射液2ml后,引起全身皮肤瘙痒、发红、腹痛、咳嗽、气短、心悸、头晕、视物不清,30min后,眼球上吊、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不省人事。经抗休克、抗过敏抢救才免遭不幸。
2.2荨麻疹
有报道一位女性患者,因发烧、全身酸胀,给与板蓝根注射液与柴胡注射液各2ml混匀后肌注,15min后,出现眼睑及口唇肿胀、流泪、呼吸急促、继之全身起红色片状荨麻疹。其它过敏反应。
2.3多发性肉芽肿
根据相关的报道显示,有一例青年患者,因左侧臀部连续注射板蓝根10天,3~6个月后,在患者的注射板蓝根的部位及其周围先后出现皮下结节,病理学检查为肉芽肿。
2.4溶血反应
相关的报道现在,有一例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烧,于当天下午和晚间两次服用板蓝根冲剂一包,服板蓝根4小时后,患儿表现为面色苍白、尿呈酱紫色,经检查诊断为溶血反应,出现这个症状被认为与板蓝根制剂有关。
2.5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有文献报道,有一例患儿因患腮腺炎,于是对其实施每天2次肌注板蓝根注射液2ml及每天4次口服腺炎片(内涵板蓝根),每次5片,共服用4天,煎服含板蓝根的复方汤剂6d,于第6天下午解黑便1次,至深夜患儿突然感觉烦躁、恶心、呕吐,呕吐物开始为所吃的食物,后来混有咖啡色及少许暗红色血块,经分析认为与服用板蓝根有密切关系。
2.6对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
一女孩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肌注板蓝根注射液2ml,经8h,尿成淡肉水色样改变,每次尿量为200ml左右,共4次,诊断为药物性肾损害。由上述各例不良反应看,板蓝根的各种剂型(煎剂、注射剂、复方冲击及片剂等)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3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
首先,从化学成分上说,板蓝根含有有机酸类化合物如顺丁烯二酸,这是一种有毒性化合物,其毒性强于顺酸,能刺激皮肤及粘膜,这应该是导致过敏反应的原因之一。其次,从剂型和生产工艺上说,板蓝根的生成和加工中,易出现杂志浑浊,因此会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对一些剂型如注射液,板蓝根的提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4结语
板蓝根是一种传统中药,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另外还能有效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应用板蓝根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良反应,这是由于板蓝根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有关。不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显示出不同的药理活性,即使是同一部位、成分也显示出不同的活性,因此有必要尽快找到发挥各药效的活性部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
参考文献
[1]赵丽.板蓝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河北中医,2010,32(7):1059.
[2]吴参,齐敏,刘晶莹.板蓝根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09,15(13):2032.
[3]张国强.板蓝根药效及不良反应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8):294-295.
[4]王平花.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2):394-395.
雷锦锦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