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黄疸的出现和母乳喂养的相关性。方法抽选2011-04-08到2013-02-08我院130例正常新生儿为探析对象,其中,60例单纯母乳喂养,称为母乳组,70例为混合喂养,称为混合组。每日记录母乳组与混合组的胎便初排、体重数量、大小便次数以及哺乳次数,且对胆红素值行皮测,并对黄疸显现与消失状况、皮肤颜色予以观察。根据胆红素测定情况实施评估标准,于部分母乳喂养完毕之后,对混合组予以测定;于纯母乳喂养完毕之后,对母乳组予以测定。结果比较母乳组与混合组的胎便初排状况、高胆红素血症显现几率、大便次数、黄疸指数以及胎便转黄情况,母乳组的各项情况比混合组好,P<0.05。结论母乳具有通便性能,对消除胆红素以及排出胎粪很有帮助,能降低患新生儿黄疸概率。
【关键词】混合喂养;单纯母乳喂养;胆红素;黄疸指数;通便性能;新生儿黄疸
黄疸即胆红素血症,属于引致婴儿(新生)眼球泛黄、皮肤泛黄的直接诱因。若初乳分泌量(分娩后前3d)比较少,婴儿(新生)机体需求在无法达到的情况下,患黄疸的几率就会增高[1]。本文为了探析新生儿黄疸的出现和母乳喂养的相关性,在本次的新生儿黄疸研究中,抽选2011-04-08到2013-02-08我院130例正常新生儿为探析对象,具体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病人资料
抽选2011-04-08到2013-02-08我院130例正常新生儿为探析对象,男性74例,女性56例。依照喂养形式分组:60例单纯母乳喂养,称为母乳组,70例为混合喂养,称为混合组。在母乳组中,28例(46.67%)为顺产,32例(53.33%)为剖宫产。在混合组中,34例(48.57%)为顺产,36例(51.43%)为剖宫产。无论是母乳组,还是混合组,母婴都未有合并症、伴随症。此外,母乳组与混合组Apgar评分:10分。
1.2探析方法
在母乳组中,有充足的母乳分泌量,且只需纯母乳喂养。在混合组中,分泌母乳量欠缺,单纯吸吮母乳无法满足新生儿机体需要,与此同时,给予配方奶(按需添加)。每日记录母乳组与混合组的胎便初排、体重数量、大小便次数以及哺乳次数,且对胆红素值行皮测,并对黄疸显现与消失状况、皮肤颜色予以观察。
1.3评估标准
根据胆红素测定情况实施评估标准,于部分母乳喂养完毕之后,对混合组予以测定;于纯母乳喂养完毕之后,对母乳组予以测定。无论是混合组,还是母乳组,所有新生儿均通过皮测黄疸仪(JH20-IC)对胆红素情况予以测定,测定部位:正中眉弓上方(前额,紧贴皮肤),测定方法:垂直测量,以3次垂直测量之后的平均胆红素值为标准[2-3]。
1.4统计方法
统计软件:SPSS15.0,数据检验X2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母乳组与混合组的胎便初排状况、高胆红素血症显现几率、大便次数、黄疸指数以及胎便转黄情况,母乳组的各项情况比混合组好,P<0.05,具体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黄疸属于出生7日内婴儿的常见病症,若黄疸严重,则对健康发育极其不利。依照胆红素代谢情况,据统计,在足月儿之中,会有55%左右的新生儿患生理性黄疸,在早产儿中,会有80%患生理性黄疸。据临床观察,通常产妇的初乳分泌量(分娩后前3d)都比较少,无法达到婴儿(新生)机体需求,因此此时患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很高[4]。本文研究发现,在母乳组中,黄疸发生率:2.67%,在混合组中,黄疸发生率:16.00%,且母乳组的各项情况(胎便初排状况、大便次数、黄疸指数以及胎便转黄情况)均比混合组好,P<0.05。母乳具有通便性能,对消除胆红素以及排出胎粪很有帮助,能降低患新生儿黄疸概率。
参考文献
[1]邵国清,王杰秀,张明明.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的关系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7):144-145.
[2]刘静,周海洋,王璇畅.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关系探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18(14):18-19.
[3]申卫红.经皮黄疸测定仪与蓝光照射配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3,19(15):159-160.
[4]肖翔燕.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以及排便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3,17(14):181-182.
韩蕾 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