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独立学院教师绩效指标设计与探索

  摘要:从平衡计分卡的四大维度设计独立学院教师绩效指标,将有助于克服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中指标覆盖面不足、指标间的因果互动关系不明确等问题。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独立学院;绩效

  平衡计分卡(简称BSC)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于1992年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工具。具有四个考核维度:财务、顾客、内部运营与学习发展。本文研究平衡计分卡在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一、独立学院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对母体有较大的依赖性,在绩效考核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考核方法单一,考核时间仓促

  当前独立学院教师的考核工作一般都在年终进行,大多以填写表格为主,参与绩效考核的很多都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由于部门负责人年终工作较为繁忙,在绩效考核时间较为紧迫的条件下,绩效考核人员难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考核,最后沦落为流程性的工作。

  2.考核指标与独立学院发展目标不统一

  绩效考核是独立学院引导教师个人工作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统一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独立学院往往沿用母体高校绩效评价体系,没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改善和调整。

  3.缺少值得借鉴的考核实践

  独立学院绩效考核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成功可借鉴参考的实际案例和经验。绝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是照搬照抄母体高校考核模式,缺少符合独立学院自身办学特色、教师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独立学院教师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1.四个绩效考核维度的转换

  由于独立学院性质与企业不同,企业平衡计分卡中的四个维度不能完全涵盖独立学院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根据独立学院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转化,取得独立学院教师绩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新维度:顾客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以及工作岗位职责维度。

  (1)顾客维度

  独立学院的顾客主要是独立学院教师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也就是学生、家长、需求单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高校毕业生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群体;二是对高校科研成果和咨询服务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群体)。

  (2)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在独立学院,内部业务流程的目标是运用各种资源,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对于独立学院教师而言,教师的内部流程是根据工作岗位职责的要求,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调整和更新来完成组织的目标和任务的过程。

  (3)学习与成长维度

  该维度主要强调教师在学习、成长、自身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对独立学院而言,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的次数、各种培训活动的人数、培训经费等都会对教师的学习与成长产生帮助。

  (4)工作职责维度

  财务维度是衡量企业绩效好坏的基本维度,也是企业经营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平衡计分卡中,财务维度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独立学院与企业的性质不同,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教师的绩效也不能用传统的财务指标来简单地衡量。工作岗位职责是衡量独立学院教师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职责、科研工作职责、其他方面职责三个部分,教师只有按照工作岗位职责的要求努力工作,才能有出色的业绩。本文以工作岗位职责代替财务维度。

  具体如表1所示:

  运用平衡计分卡对独立学院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但是这种新型的管理在实践中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各项指标如何细化,所占权重多少等。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使平衡计分卡在独立学院教师绩效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萍.考核与绩效管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仇玉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师资队伍绩效管理[J].苏州大学学报,2008(29)

  [3]蔡永红.对教师绩效评估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8)

  单小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