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英语与其他阶段的英语教学相比,要更加注重启发性和实用性,是以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能力,敢说、敢读、敢写,能听、能懂为目的的。目前,在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多是大班化的教学,这样节约了人力资源,但是同样存在较多的现实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生态化学前双语双文化英语教学的角度分析,浅谈其模式构成,从系统化、综合化、良性、动态和兼容几个方面来进行力所能及的探讨。
关键词:学前英语;生态化;双语文化教学模式;系统化;综合化;良性;动态
前言
生态化教学是陈坚林教授在《外语教学与课程生态化学术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他分析了外语课程生态化研究,对外语教学环境和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更加具体化的要求,这为英语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给迷茫的英语教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分析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学前英语教师培养的生态化教学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要系统化
生态化教学就是将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生态化,具体的表现就是内容的系统化,使得教学小内容服从教学大局,而教学大局又能细节化教学内容。这样的一种系统化的教学方式,才是生态化教学的精神所在。在《大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要求》当中,就明确提出,大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更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教学内容系统化,要求教师可以对整个教材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知道每一章节的重点是什么,每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各个单元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如何构建从基础知识到应用知识的过渡。例如在学习某单元时,重点是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发音、语法和词汇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之后就要加以详细区别分析和记忆训练,这样才能保证之前的教学效果,进行滚动式的重复性巩固学习。毕竟高职英语的教学课程是非常有限的,必须在这有限的课堂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依靠系统化的教学重塑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过程要动态化
生态化的英语教学要求课堂有“生命”,这就要求反应到教学细节之处,都必须具有灵魂和活力,这是动态化教学的一大优势。在一整节英语课堂中,是由很多小的环节组成的,大致分为导学、词汇讲解、课文讲解、语法讲解、复习、作业等,动态化教学就要求将这些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自动地完成这些环节的学习。
比如,在讲解某一单元课文时,老师应该从文章的立意出发,先简单讲述该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体会课文含义。之后让他们自己发表意见,针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或者也可以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当中的疑惑。老师进行答疑之后,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作为课下的问题让学生解答。这样的动态化的教学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保证了各个阶段实施时,学生的主动性,让动态化课堂体现得更加明显有效。
三、师生互动要良性化
生态化教学的一大突破就是模糊了课堂身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要频繁、有效、良性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更多,老师指导更活,学生理解更深,老师掌握更准。生态化的教学模式要更加体现英语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这些都是在和老师的互动性交流当中才能收获的。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话,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思考机会和时间,甚至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自然积极性就不高。良性化的师生互动,要求老师给予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多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沟通,给他们展示自我、英语表达的机会。在和学生的英语对话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加自信,对英语学习更感兴趣。而且良性化的师生互动能够让老师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的思想动态,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上课方向,除了利于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之外,还能够提高上课效率和质量。
四、学生能力要综合化
生态化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将英语学“活”。在大学之前的教学,主要是以笔试为考察的方式,但是这在大学教学中是行不通的,或者是不能完全对学生进行英语评价的。生态化教学模式要求老师通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来评价学生,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到英语的交际和表达能力;从英语的阅读到英语的写作,甚至到英语的创新等,都有一个全面考察。大学生强调综合素质,更强调创新和实践能力,因为校园不再只是学习的地方,而是在迈向社会之前的自我完善。对大学生的教学不能在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讲解,而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英语视野,了解英语文化,从文化底蕴中欣赏英语,学习英语。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实学生对英语文化还是很感兴趣的,经常领着他们欣赏一些英美电影,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对文化的了解,能提高其英语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可以全方位地提高英语水平。
五、教学方法要兼容化
创新教学方法有很多,而生态化教学模式就是将这些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堂里相兼容,相互促进提高。大学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老师结合最前沿的理念进行重组和塑造的,所以具有对自己学生的针对性特点。但是一种方法不可能万能地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应该相互结合,相辅相成。这样学生既不会对某种教学方法感到厌倦,也会扩大他们的知识容量,能够在课堂中吸收更多的知识。教学方法的兼容化还要注意读写听相结合的模式,采用多媒体辅助传统教学的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在网络教室进行自主学习,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学前双语双文化的生态化教学模式是合理的知识布局,是合理的方法结合,是合理的理念融汇,是合理的能力实战。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让教学动态化,更要生态化。
参考文献
[1]袁祖望,付佳.从官僚制到官本位:大学组织异化剖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6).
[2]李军,崔峰.现代教育理念视域中的教师职责内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孙雅莉 白晓利 潘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