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项目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技能清单开发和培养路径的研究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提倡发展新能源技术,新能源产业由于在节能、减排与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国内外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必须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应高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需求的、具有明确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对江苏省内新能源产业进行调研,深入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工程项目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发出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新能源专业技能培养清单,以进一步探索出合理有效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能源应用技术;技能清单;培养路径

  一、引言

  2008年起新能源产业由于在提高能源自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金融危机后,国内新能源产业受到了巨大冲击,暴露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核心技术空心化、缺乏市场激励机制等缺陷。为了引导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我国重新制定了新能源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建立了质量监督体系,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又有了较好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技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产业链结构是非常庞大的,以新能源光伏产业为例,目前光伏产业链上游是太阳能电池片原材料加工、光伏组件设计,其次是光伏系统设计、光伏电站建设施工、光伏设备管理维护,下游还有光伏产品设计、应用与销售等,此外还有新型新能源产业如光伏建筑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等,对应于产业链上的不同岗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为了满足高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很多高职院竞相开设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

  二、国内高职院新能源技术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教育的新能源专业培养的是以太阳能、风电为主要学习对象,融合机、电、智能控制等知识,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1]。

  职业院校的新能源技术人才培养主线是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一批符合地方产业需求、且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地方地理环境、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地方的高职院校开设新能源技术专业的侧重点各不相同。2015年教育部对新能源专业进行工种、岗位细化,使得高职院校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技能培养目标定位更明确。

  国内高职院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上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技能不明确、专业设置杂乱、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技能不相符等弊端。我国高职院校新能源专业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开设新能源的高校比较少,与新能源专业紧密结合的专业教学实训材料也十分匮乏。大多数课本的内容都只适用于大学生参考用书,并不适合做课程教材[2]。

  三、新能源专业技能培养清单开发

  新能源专业技能培养清单的开发应紧扣地方新能源产业结构变化,以专业技能为主线,构建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分层次、递进式技能培养清单,使学生分阶段达到不同的技能培养目标。技能培养清单体现共平台、宽口径的特点。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与应用电子、电气自动化专业共用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和实训涉及到风能、光伏、LED、新能源汽车等各种应用技术。

  通过技能培养清单的开发,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明确,专业技能培养要求更精确;同时分层次、递进式的技能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分阶段达到不同的技能培养目标,实施起来更为直观、有效、便捷。

  四、基于工程项目的新能源专业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工程项目化的技能培养途径依托工学结合、双证融通、教赛融合的教学模式,结合工程实践,以案例导入学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学习工作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实践,提高自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

  基于工程项目化的技能培养清单中的各项技能必须设置相应的技能项目,并且结合职业考核标准,执行国家规范,为每个技能项目设置对应的项目考核标准,如完成产品设计、搭建系统模型、系统安装检测、取得相应考工证书等。

  工程项目化技能培训模式,让企业参与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在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标准,执行国家规范,实现考核标准化。推进“校企对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工学融合”的教学方式,分别在校内“企业环境”的实训基地和校外“教学环境”的实习基地完成,解决以往培养模式中理论实践紧密程度不够的问题。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保证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间,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推进“校企对接”。积极推进“模块教学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完学业的同时需要取得“维修电工中级”、“太阳能利用工中级”相关的技能证书,以确保学业为职业服务。

  五、结束语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面对当前能源产业结构的转变,新能源产业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新能源专业技能清单的开发能有效的将校企合作、双证融通、技能大赛、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整体技能水平提升,实现“水涨”;有了整体技能水平的学生,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船高”。校企与师生深度融合,职业技能与人才培养质量双赢,这对高职院校办学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使得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更加明确,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以大幅提升[4]。因此“技能培养清单开发”有其较高的实践意义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凌云,叶婧.“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

  [2]朱海娜.高职院校的新能源专业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

  [3]武翠红,崔丽影.新能源在房车领域的应用及发展[J].汽车与配件,2011.

  [4]施孔文,蒲晓湘.技能竞赛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王影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