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PICC置管,静脉炎
  • 发布时间:2015-09-22 09:04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PICC置管术后所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针对置管后容易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这一并发症及时地制定全面的预防策略,观察50例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50例患者中,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共计4例,发生率为8%。结论:针对PICC置管患者需要及时地加强全面护理干预,以及时地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PICC置管术;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8-0007-01

  在临床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为PICC)的临床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可以长期使用等,且能够保护患者的血管,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是有研究人员指出,PICC置管毕竟也属于一种创行操作,容易引发并发症,且最常见的并发症便是机械性静脉炎,其发生率一般为18%左右[1]。为了深入地分析PICC置管术后所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方法,特开展本次研究,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的年龄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47.2+2.3)岁,患者的置管时间为12~243d。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

  1.2.1 导管因素

  (1)在临床上,聚氨酯管的内径大,但是其柔软性较差,容易对血管内膜产生刺激作用,且导管的型号如果越大,就越容易损伤血管内膜。(2)导管脱出会刺激穿刺点,容易导致感染或出血,从而会增加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1.2.2 操作者方面的因素

  (1)未能熟练地进行插管操作,或者穿刺手法的规范性较差,或者反复穿刺等,均容易对患者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2)在置管中,当患者存在回血现象时,如果护理人员立即松开止血带,便会致使静脉难以保持充盈,也会损伤患者的内膜。(3)若未能妥善固定导管,便致使导管容易在患者的血管内来回滑行,也会导致机械性静脉炎。

  1.2.3 患者方面的因素

  (1)若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情绪,便会加速血管的收缩甚至导致其出现痉挛情况,会增加置管难度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2)老年患者的血管多出现硬化情况,且其血管脆性也相对增加,容易成为机械性静脉炎的高发人群。(3)在置管后,如果患者肢体屈伸过度,会对血管壁产生刺激作用,进而诱发机械性静脉炎。

  1.3 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1.3.1 在置管前,要及时地为患者反复解释PICC置管的目的、预期效果和注意事项,并要注意及时地回答患者的疑问;针对置管后患者可能会存在的不便,需要及时地为患者解释清楚,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2 要注意把握好置管时机,在对患者进行化疗前,需要试用PICC置管,以确保患者能够尽早适应置管操作。

  1.3.3 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身体状况,选取适宜的血管和导管,要注意使用管径较小的PICC管;而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则要注意选取粗大且弹性较好的血管[2]。

  1.3.4 护理人员要不断地提升穿刺和置管水平,在送管,要注意保持动作的轻柔,并要注意及时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善于鼓励患者,以缓解其紧张情绪;成功穿刺之后,需要把握好松解止血带的时机;要注意妥善固定导管,同时嘱咐患者其置管侧的肢体要保持自然放松,同时也要避免剧烈活动。

  1.3.5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功能锻炼,可以给予橡皮胶球,引导患者进行握拳动作,也可以外展以及内曲手腕,嘱咐患者捻拨十指,同时也要对患者置管侧的肢体进行相应的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情况,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1.3.6 也可以对患者进行预防性理疗,给予其局部外用药。可以借助于超短波照射、舒康博水凝胶敷料以及赛肤润油涂擦等方法对患者的置管侧皮肤进行日常护理,以防止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1.3.7 若患者出现静脉炎倾向,需要暂停输液,同时患者的患肢需要适当抬高,并给予局部湿热敷处理;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给予地塞米松及云南白药粉进行外涂治疗;同时需要另选静脉通路;如果患者多次出现局部肿胀现象,需要给予拔管处理[3]。

  2.结果

  50例患者中,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共计4例,发生率为8%。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

  3.小结

  在临床上,PICC比较常用,这一置管技术在肿瘤化疗、中长期输液以及完全胃肠道营养等治疗中均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是PICC置管后,患者由于种种因素会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因此需要加强预防和护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导管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操作者方面的因素等,因此,要注意严格执行相关的规范性操作,及要选取适宜的PICC导管,也要选取最佳的穿刺血管,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掌握穿刺的技巧,并要注意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在置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置管侧皮肤进行全面观察,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机械性静脉炎这一并发症,要注意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护理原则,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以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本研究中,经过全面的预防和护理工作,50例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这表明,针对PICC置管患者需要及时地加强全面护理干预,以及时地预防机械性静脉炎。

  参考文献:

  [1]沈焕云,吴丹.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107-108.

  [2]赵洁,钟小红,李红梅等.血液科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11):54-56.

  [3]张红.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预防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14):305-306.

  李菊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