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护理探讨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妇产科,感染护理,临床医学
  • 发布时间:2015-09-22 12:34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感染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12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加强切口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口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肠蠕动的恢复时间以及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和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加强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切口换药护理,锻炼护理。通过加强切口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切口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8-0080-01

  妇产科手术在临床医学中使用越来越频繁,在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手术后不进行及时的护理,对常见并发症例如感染,脂肪液化和伤口裂开等进行积极的护理,就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影响,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增长,为了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

  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3~2014年12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6±2.7)岁。60例患者采取的手术包括有剖宫产35例,子宫全切除术20例,5例探查术。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2.4)岁。采取手术包括有36例剖宫产,22例子宫全切除术,2例探查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一般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加强切口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口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肠蠕动的恢复时间以及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2.2 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切口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备皮,手术后引流,敷料更换,抗生素抗感染护理和定期换药护理。

  2.3 实验组护理

  2.3.1 心理干预

  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会存在很大的心理障碍,因此护理人员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进行手术前,详细的介绍手术过程,同时要向患者仔细说明采取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为患者手术前进行充足的准备,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用可亲的态度取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能够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2.3.2 镇痛护理

  患者手术结束后,麻醉效果消退后,患者会感受到切口疼痛,尤其是手术切口张力增加的情况下,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疼痛时间,疼痛程度进行了解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针对性措施为患者减轻疼痛。

  2.3.3 饮食护理

  患者手术后一般食用流食,注意要少食多餐,禁食产生气体和不利于消化的食物,在手术后肠排气后,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食半流质食物,然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食物,同时要多吃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剖宫产患者的子宫恢复和身体恢复较为缓慢,所以要特别注意为患者补充影响,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2.3.4 换药护理

  患者进行手术后,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伤口敷料密切观察,观察是否出现渗血和渗液的现象,如果出现就要及时的更换敷料。对过度肥胖的患者,要采取红外线照射处理,避免出现脂肪液化的并发症,患者切口处要保证干燥和清洁。

  2.4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腹部伤口愈合情况、肠蠕动情况以及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几率。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3 结果

  3.1 伤口愈合对比

  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优秀有54例,愈合良好有5例,愈合较差有1例,愈合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优秀有48例,愈合良好有6例,愈合较差有6例,愈合有效率为90%。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3.2 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出现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病率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病率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3.3 患者肠蠕动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1.58±3.24)天,对照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7.69±4.56)天。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4 讨论

  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要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调整,尤其是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合理科学的饮食调节能够对手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手术后康复有巨大的意义。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前,要为患者进行详细的手术流程介绍和相关知识普及,让患者指导采用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嘱咐患者要严格遵守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和规定,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进行相关检查,保持全身皮肤干燥清洁,同时,尽早实施手术能够大大降低伤口感染率。

  在对患者的情绪进行护理的时候,要先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从而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的情绪,让患者能够保持心态平和,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介绍护理操作流程,积极的与患者主动进行沟通,用亲和的态度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得到患者的信任,从而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需要严格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的速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素珍.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3):333-334.

  [2]付小玲.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190-191.

  姚美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